苍术 VS 白术,功效与主治全解析,别再用错啦!

一归堂 2025-05-18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在中药的大家庭里,苍术和白术就像是一对容易让人混淆的“孪生兄弟”,名字相近,长相也有点相似,可它们的功效与主治却有着不少差别,咱就好好唠唠这苍术和白术的那些事儿,把他俩的区别弄得明明白白。

苍术:燥湿界的“猛将”

(一)来源与身世

苍术是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,它多生长在山坡较干燥处,或者草丛、灌木丛中,分布挺广,在江苏、湖北、河南等地都有它的踪迹,挖出来后,经过一系列炮制工序,就成了咱们在药房见到的苍术药材。

(二)性味归经

苍术味辛、苦,性温,归脾、胃、肝经,这性味特点决定了它在人体里“干活”的风格,辛味能发散,苦味能燥湿,温性则助力驱散寒邪,是个十足的“燥湿小能手”。

(三)功效大盘点

  1. 燥湿健脾:这可是苍术的核心技能,体内湿气重的人,就像阴雨天里潮湿的屋子,浑身不得劲,苍术就好比一台强力除湿机,能把脾胃里的湿气快速抽干,比如说,有些人吃得不多但总觉得腹胀、没胃口,大便还稀溏不成形,这就是脾被湿困住了,这时候苍术上场,炒苍术、焦苍术等形式入药,帮着脾胃运化水湿,恢复脾胃功能,让你的肚子不再“撑船”。
  2. 祛风散寒:苍术辛温发散,能抵御外邪,像在风寒湿痹方面,外界的风、寒、湿邪联合起来侵犯人体关节肌肉,导致关节疼痛、屈伸不利,苍术就能带着其他药物一起“冲锋陷阵”,把邪气赶出去,还有感冒了,要是夹杂着湿气,头昏昏沉沉、身体酸痛,苍术也能在方子里发挥作用,辅助发汗解表,赶走病邪。
  3. 明目:这个功效很多人不知道吧?中医认为,苍术可以治疗夜盲症以及眼目昏涩,有些孩子挑食、营养不均衡,晚上看不清东西,可能就是体内缺乏维生素 A 之类的营养,从中医角度说是肝肾不足、精血亏虚,目失所养,苍术配合羊肝、石决明等药物,能改善眼部状况,给眼睛“添点亮光”。

(四)主治病症

  1. 湿阻中焦证:前面提到的腹胀、纳呆、便溏,就是典型表现,患者舌苔白腻,感觉嘴里黏糊糊的,早上起来可能还犯恶心,这时候含苍术的平胃散就很对症,它能把脾胃的湿浊化掉,让人重新找回胃口。
  2. 风湿痹痛:尤其是那种疼起来关节又肿又沉,像裹了层湿布的感觉,遇到寒冷、潮湿天气加重的,苍术常和羌活、独活、秦艽等配伍,组成祛风除湿的方剂,缓解疼痛。
  3. 外感表证夹湿:除了前面说的症状,还可能有怕冷、轻微发热、头身困重,像是头上裹了个湿毛巾,身子沉重不想动,苍术在羌活胜湿汤里,和其他药物一起,帮身体驱散表湿,恢复轻松。

白术:健脾界的“暖男”

(一)来源与身世

白术是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,主要产于浙江、安徽、湖南等地,有“浙八味”之一的美誉,它喜欢凉爽气候,耐寒,一般在山区、丘陵地带种植,经过培育、采收、加工后,成为守护咱们脾胃健康的“白衣天使”。

(二)性味归经

白术味甘、苦,性温,归脾、胃经,甘味能补,所以白术主打滋补脾胃,和苍术相比,少了那份猛烈的辛散,多了些温和的滋养。

(三)功效大盘点

  1. 健脾益气:这是白术的拿手好戏,脾胃虚弱的人,消化功能差,身体气血生化不足,整天没精神、脸色萎黄、说话有气无力,白术就像一个贴心的“营养师”,慢慢给脾胃进补,增强脾胃运化能力,像经典的四君子汤,白术和人参、茯苓、甘草搭档,专门给那些劳累过度、大病初愈后脾胃气虚的人调理身体,喝一段时间,气色就能好转。
  2. 燥湿利水:虽然白术燥湿力度比不上苍术,但它也能处理脾胃虚导致的水湿内停,有些人早上起来眼皮肿,下肢也水肿,按下去有个坑半天恢复不了,小便还少,这就是脾虚不能运化水湿,白术配合茯苓、泽泻等利尿药,把多余水湿从小便排出去,减轻水肿。
  3. 止汗安胎:白术能收敛止汗,对于体虚自汗,稍微一动就出汗,白天晚上都汗津津的人,用白术研末服或者在方剂里加入,能减少汗液分泌,女性怀孕后,要是胎动不安,有先兆流产迹象,白术还能和黄芩、杜仲等配伍,稳固胎元,保障胎儿安稳,像个温柔的“护胎使者”。

(四)主治病症

  1. 脾胃气虚证:食欲不振、倦怠乏力、面色萎黄,说话声音低微,稍微干点活就气喘吁吁,白术在补中益气汤等方子里,提升中气,让脾胃重新振作起来。
  2. 脾虚水肿:前面说的水肿情况,白术凭借健脾利水功效,改善水液代谢,让身体不再“泡水”。
  3. 气虚自汗:平时容易感冒、出汗多的人,白术和黄芪等搭配,固表止汗,增强抵抗力。
  4. 胎动不安:孕期出现腰酸、腹痛、阴道流血等先兆流产症状,白术在安胎方剂里,发挥安胎作用,护航母婴健康。

苍术与白术的“异同对决”

(一)相同点

  1. 健脾祛湿:两者都能作用于脾胃,对付湿邪,无论是体内湿气过盛引起的消化不良、腹胀腹泻,还是关节肿胀、身体困重,它们都在各自的“战场”上发光发热,帮助脾胃运化水湿,恢复身体正常代谢。
  2. 归经相似:都归脾、胃经,这意味着它们的主要“工作区域”都在脾胃脏腑,通过调理脾胃功能,间接影响全身气血运行和水液代谢,是脾胃的“贴心护卫”。

(二)不同点

  1. 药性侧重:苍术偏燥,就像一把大火,迅速把湿气烘干,性格比较“刚猛”,祛湿力量强,还能祛风散寒,对外感湿邪、风湿痹痛效果显著;白术偏补,像春雨润物细无声,以健脾益气为主,在补脾胃的同时缓缓消除湿气,更适合脾胃虚弱、正气不足的慢性调理。
  2. 功效差异:苍术有明目功效,针对眼科特定病症;白术擅长止汗、安胎,在体虚自汗、孕期保健方面独树一帜,在利水方面,白术利水是通过健脾实现,相对温和,苍术直接燥湿,对水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