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感觉喉咙干得像火烧,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,照镜子发现嘴角都起皮了,跑去中药店抓药,老中医一把脉就笑着说:"你这是阴虚火旺,得用点生地黄调理调理。"当时我还挺纳闷,这黑乎乎的药材真有这么大本事?
要说这生地啊,可是咱们中药铺里的常客,它还有个接地气的名字——生地黄,有些地方也叫原生地,别看它长得不起眼,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块根,主产地在河南焦作那片沃土上,每年秋收时节,药农们挖出胖乎乎的根茎,晒干后就成了我们常见的生地药材。
先说最拿手的滋阴清热功夫,现在人熬夜加班是常态,火锅烧烤不离嘴,时间一长就容易阴虚火旺,这时候生地就像个灭火队长,专门扑灭身体里的虚火,记得去年邻居王阿姨更年期潮热盗汗,每天用生地配枸杞泡茶喝,半个月下来症状就轻多了,不过要提醒的是,它性寒,脾胃虚寒的朋友可不能贪杯。
再说说凉血止血的本事,女生每个月那几天要是量特别大,老中医常会开些生地配阿胶的方子,前阵子我表姐月经淋漓不尽,西医说是功能性子宫出血,喝了两周生地煮鸡蛋汤,居然止住了,这可不是瞎猫碰死耗子,《本草纲目》早就记载它能"凉血补血,补益肾水"。
养阴生津这块更是拿捏得死死的,秋天干燥嗓子疼,用生地炖雪梨比吃润喉糖管用多了,我试过把生地切成薄片,直接含在嘴里慢慢嚼,那股清甜带着微微的苦味,像给喉咙做了个SPA,特别是说话多的老师、主播,随身带点生地当零嘴,比吃润喉糖健康多了。
最近科学研究还发现,这黑不溜秋的家伙居然藏着免疫密码,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研究显示,生地里的梓醇成分能激活免疫细胞,相当于给身体请了个24小时保安,不过这科研术语咱老百姓听不懂,就知道坚持喝生地茶的人,换季时确实少感冒。
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美容潜力,有个做护肤品研发的朋友透露,生地提取物能促进皮肤细胞再生,他们实验室正在研究怎么提取里面的活性成分,其实古人早就懂用了,《千金方》里就有生地捣汁敷脸治痤疮的法子,我自己试过几次,祛痘效果确实比芦荟胶温和。
好东西也得讲究吃法,最简单的就是生地龙骨汤,加点蜜枣去腥,炖出来的汤又香又润,要是嫌麻烦,直接泡茶也行,不过最好掰碎了用温水泡,不然有效成分泡不出来,对了,孕妇和哺乳期妈妈要慎用,小朋友用量也减半,这些细节可千万记住了。
说到底,生地就像中药界的扫地僧,看着普通却身怀绝技,不过再好的东西也得对症下药,建议大家还是找专业中医师把过脉再决定怎么用,毕竟咱们养生是为了健康,可别自己乱折腾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