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老张最近总感觉腰膝酸软,连上三楼都要歇两气,他媳妇从老家寄来一包黑褐色的药材,说是祖传的补肾秘方,没想到喝了半个月,现在爬楼梯都带风......"这可不是编故事,说的正是岭南地区家家户户都认识的巴戟天,作为"四大南药"之首,这种长着紫色小花的藤本植物,可是藏着不少养生密码。
男人的"加油站"——补肾阳不上火
在广东清远的巴戟天种植基地,60岁的陈伯边挖药材边说:"以前城里人总以为补肾就得吃鹿茸,其实咱们这巴戟天才是温补高手。"中医认为巴戟天性微温,能补肝肾却不燥热,特别适合压力大的上班族,隔壁村李师傅就是例子,常年开夜班出租车落下腰痛毛病,每天用巴戟天泡水喝,三个月后不仅能扛煤气罐上五楼,连白发都少了许多。
这里有个辨别窍门:真正优质的巴戟天断面呈淡紫色,闻着有淡淡甘香,那些白得发亮的"速成货",多半是用硫磺熏过的,效果要打折扣,配伍方面,巴戟天+杜仲是经典组合,炖鸡汤时放10克,连喝一周就能感觉腰腿有力。
女人的"暖宝宝"——宫寒痛经有奇效
35岁的王姐每到冬天就手脚冰凉,生理期更是疼得直冒冷汗,老中医给她开的药方里,巴戟天总是赫然在列,这味药特别擅长温暖下焦,对宫寒引起的月经不调、白带过多很有针对性,民间流传的巴戟天红枣姜茶,用15克药材加生姜3片煮水,坚持喝两个月,很多姐妹反馈连脸上的黄褐斑都淡了。
需要注意的是,巴戟天虽好但别贪多,正常保健量每天不超过15克,阴虚火旺体质(特征是舌红少苔、容易上火)的人要慎用,就像炒菜放盐,适量提鲜,过头就咸了。
中老年的"关节润滑剂"
住在潮汕的林阿婆今年82岁,每天雷打不动用巴戟天泡药酒,她说这是祖辈传下的偏方:50度白酒5斤,配巴戟天100克、枸杞50克,密封泡足3个月,现在不光能蹲着择菜,连逢年过节拜祖宗都能稳稳跪着完成仪式,现代研究发现,巴戟天含有的多糖成分能促进软骨细胞修复,配合适度运动,对骨关节炎确实有辅助治疗效果。
不过要提醒的是,高血压患者和孕妇千万别碰药酒,可以把药材用来煲排骨汤,每周两次,既能补钙又护关节,记得焯水时放几片山楂,能去掉药材的苦涩味。
熬夜党的"急救包"
在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的小周,连续加班后整个人像被抽干阳气,中医朋友给他支招:取巴戟天10克、黄芪15克、枸杞8粒,沸水焖泡当茶饮,这个方子妙在巴戟天激发肾气,黄芪补中益气,枸杞养肝明目,堪称"续命三部曲",亲测有效的小周现在抽屉里常备着,他说这比功能饮料靠谱多了,至少喝完不会心慌手抖。
特别提醒:这类滋补茶最好白天喝,晚上可能会太兴奋睡不着,如果是长期失眠的朋友,可以把黄芪换成茯苓,安神效果更佳。
藏在深山里的"不老药"
广西十万大山的瑶族寨子里,9岁还能上山采药的老人比比皆是,当地民谚说"常食巴戟羹,百岁赛壮丁",现代实验室证实,巴戟天提取物能显著提高抗氧化酶活性,通俗说就是帮身体"除锈",最简单的吃法:新鲜巴戟天切段,和鸡蛋炒着吃,每周三次,很多中年朋友反馈白头发长得慢了。
但要特别注意,野生巴戟天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,市面上正规销售的都是人工种植的,购买时认准GMP认证的药房,那些路边摊卖的"正宗野山参",很可能是拿红薯根冒充的。
【使用指南】
- 泡酒:500ml白酒配30克药材,密封存放30天
- 炖汤:鸡肉/羊肉250克配10克药材,姜枣同煮
- 泡茶:每日5-8克,可反复冲泡至无味
- 磨粉:打成细粉装入胶囊,每次2粒,早晚服用
【避坑提醒】 × 别买颜色雪白的"美容货" × 表面发霉的千万不能要 × 孕妇和儿童禁用 √ 选表皮灰黄色、断面淡紫色的优质品 √ 优先选择广东德庆、广西忻城产地的道地药材
这株在《神农本草经》里就被记载的神奇植物,经过两千多年的验证,依然在现代人的养生杯里散发着清香,下次感觉身体被掏空时,不妨试试这味温和的岭南仙草,说不定会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