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丹皮和炒丹皮到底该不该分着用?"今天咱们就来唠点实在的,这俩看着像双胞胎,实则脾气差挺多,用错了可就白搭功夫了。
先说说这丹皮的来历,牡丹皮说白了就是牡丹树根的表皮,晒干切片就能入药,老中医开方子时写的"丹皮",八成都是这种原生态的生货,您要是上火牙疼、口腔溃疡,抓把生丹皮煮水喝,那清凉感从喉咙直冲天灵盖,比吃薄荷糖还带劲,特别是更年期潮热盗汗的姐妹,拿它配栀子、地骨皮,效果堪比随身携带小风扇。
不过这生丹皮性子太烈,就像刚摘的辣椒直接啃,肠胃弱的朋友喝下去容易闹肚子,这时候就得请出它的改良版——炒丹皮,正经炮制讲究用文火慢炒,炒到表面微黄发脆,就像给辣椒裹了层酥皮,这么一折腾,寒性收敛了大半,反倒多了几分健脾的本事,那些月经不调又怕冷的小仙女,用炒丹皮配当归、白芍,暖宫活血还不伤胃。
说到活血化瘀,生丹皮简直就是身体里的推土机,跌打损伤淤青红肿,搞点生丹皮捣碎调酒敷上,消肿速度堪比早高峰地铁安检,但要是长期吃,可能就得像拆墙队进场,改天换地太猛,反观炒丹皮就温和许多,特别适合慢性病调理,像乳腺增生、子宫肌瘤这类需要长期抗战的毛病,炒过的丹皮既能慢慢化解血块,又不会伤及正气。
最近研究发现,炒制过程会让丹皮酚含量悄悄变化,生品里的有效成分像脱缰野马,炒过后倒是学会排队走正步了,这就解释了为啥感冒发烧用生丹皮退热快,而调理慢性炎症用炒丹皮更稳妥,好比急病用猛药,慢病需温炖,各有各的妙处。
实际使用也有门道,春天肝火旺,泡杯生丹皮菊花茶,眼睛不干涩了,痘痘都不敢冒头,但要是碰上吃坏肚子腹泻,赶紧换成炒丹皮煮粥,既能止泻又能修复肠道,最绝的是对付顽固湿疹,生丹皮煎汤外洗清热毒,炒丹皮研粉撒患处收湿敛疮,内外兼修效果翻倍。
不过要注意,这俩家伙都不是善茬,孕妇看见要绕道走,血量大的时候也别凑热闹,熬药时生丹皮得后下,煮过头药效就打折,炒丹皮倒是耐得住火炼,但别当零食嗑,毕竟药性再温和也是药。
说到底,丹皮家族就像川菜里的花椒和藤椒,看着差不多,尝过才知道麻辣层次大有不同,下次抓药前多问句"生的炒的",可能就是疗效翻倍的关键,当然最稳当的,还是找靠谱中医把脉辨证,毕竟千人千面,用药如用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