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收到不少朋友留言,家里老人脑血栓后总感觉半身发麻、手脚不利索,医院开的西药副作用大,想问问有没有靠谱的中药调理方子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,不过先说清楚,这些方子都是老中医们总结的经典配方,具体怎么用还得找专业大夫把脉开方哦!
先搞清楚脑血栓后遗症是咋回事 脑血栓说白了就是脑子里的血管被血栓堵住了,血液流不过去,脑子缺血缺氧就容易损伤神经,后遗症就像台风过后留下的烂摊子,轻的走路不稳、说话不利索,重的连吃饭穿衣都要人帮忙,西医那边除了抗凝药好像也没啥好办法,这时候不少人就想着能不能用中药调调体质。
中药调理为啥值得试试? 我采访过几位中医院的老专家,他们说脑血栓后遗症在中医眼里属于"中风后遗症"范畴,主要和气血瘀滞、经络不通有关,中药不像西药那样直接溶栓,而是像疏通河道一样慢慢改善血液循环,滋养受损的神经,特别是对那些舌头有瘀斑、手脚冰凉、大便干燥的朋友,辨证用中药效果更明显。
5个经典药方详解(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)
-
补阳还五汤加减 这是清代名医王清任的方子,专门对付气虚血瘀型中风,典型症状是浑身没劲、出虚汗、偏瘫部位又麻又胀,基础方是黄芪60克、当归尾10克、赤芍10克、地龙10克、桃仁10克、红花6克、川芎6克,现在有些大夫会加丹参、水蛭增强化瘀效果,但水蛭这味药孕妇绝对不能碰。
-
镇肝熄风汤改良版 适合肝阳上亢的患者,这类人容易头晕头痛、脾气暴躁、血压控制不好,原方里的生龙骨30克、生牡蛎30克能平肝潜阳,配上怀牛膝15克引血下行,玄参15克滋阴,现在常会加天麻10克、钩藤15克(后下)增强降压效果,但胃寒的人要少用寒性药。
-
血府逐瘀汤变方 针对胸闷、失眠、舌质紫暗这种气滞血瘀型患者,原方中的柴胡10克、枳壳10克能疏肝理气,桔梗6克载药上行,现在有的医生会加三七粉3克(冲服)止血不留瘀,但月经期间要停药,记得这个方子最好早晚饭后喝,空腹喝容易刺激胃。
-
六味地黄丸加味 特别适合肝肾阴虚的患者,表现为腰膝酸软、耳鸣健忘、夜里盗汗,基础方是熟地24克、山萸肉12克、山药12克,再加上枸杞15克、杜仲10克补肝肾,丹参15克活血,如果大便干结可以加火麻仁10克,但腹泻的人要慎用。
-
四君子汤合玉屏风散 这个是给体弱多病、反复感冒的气虚患者准备的,党参15克、白术12克、茯苓15克健脾益气,黄芪30克固表止汗,防风10克抵御外邪,现在有些大夫会加绞股蓝10克提高免疫力,但这个药味道很苦,怕苦的可以加点蜂蜜。
吃中药要注意这些坑
- 别指望偏方神效:网上流传的"喝水蛭粉"、"吃乌梢蛇"这些偏方风险很大,有人吃了反而加重出血倾向
- 煎药方法有讲究:活血化瘀的药最好用陶瓷锅冷水泡1小时,大火烧开转小火煮20分钟,倒出药液后再加水复煎
- 配合针灸效果翻倍:吃药的同时做做头皮针、手足穴位按摩,能帮助药物吸收,但要找正规理疗师操作
- 饮食禁忌要记牢:羊肉、韭菜、辣椒这些发物要少吃,可以适当多吃黑木耳、山楂、洋葱这些天然"血管清道夫"
真实案例分享 上个月遇到张阿姨,脑血栓后右侧肢体麻木,儿女给她试了个偏方:每天用黄芪30克煮水当茶喝,结果喝了两周开始牙龈出血,后来中医院大夫给她开了补阳还五汤,特别加了仙鹤草15克止血,配合针灸治疗,现在手已经能抓筷子了,所以说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千万别自行乱用药。
最后提醒各位,中药调理就像炖汤,得小火慢熬才有效果,一般要连续吃1-3个月才能看到改善,期间要定期复查凝血功能,最重要的是把中药调理作为康复训练的辅助手段,该做的针灸、理疗、康复操都不能落下,大家记住了吗?有问题欢迎在评论区交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