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现在这天气啊,膝盖就像泡在冰桶里..."看着她扶着楼梯扶手一步步挪上楼的样子,突然想起老家山里一种叫"过岗龙"的藤蔓,这种在南方山林随处可见的植物,可是老辈人眼里的"筋骨良药"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下这个藏在深山里的养生宝贝。
过岗龙到底是何方神圣?
在两广地区的山林里,常能看见一种碗口粗的藤蔓缠绕在灌木间,老辈人管它叫"过江龙""扁藤",其实它学名叫榼藤(Kè Téng),因为藤茎能横跨溪涧生长,才有了"过岗龙"的俗称,每年春夏交替时,村里的老中医都会背着竹篓进山采收,他们最看重的是那些表皮灰褐、断面布满细密孔洞的老藤。
祛风除湿界的"老将"
去年梅雨季,楼上陈叔的"老寒腿"又犯了,整日哎呦作响,他儿子从乡下带了捆干藤条,每天用来煮水泡澡,没想到半个月后,陈叔居然能骑着自行车去菜场了,原来这藤条就是过岗龙,《岭南采药录》里早有记载:"藤汁透骨,追风逐湿",它就像台大功率"烘干机",能把关节里的寒湿一点点烘出来。
现在年轻人也流行用过岗龙泡脚包,特别是那些爱穿露脚脖牛仔裤的姑娘,每周泡个两三回,既能驱散空调房里的寒气,还能缓解整天看手机落下的"鼠标手",有次见公司前台小芳泡完脚,直接把藤片贴在颈椎上,说是能缓解富贵包,这用法倒是头回听说。
跌打损伤的天然"绷带"
前阵子陪老妈爬山,她不小心崴了脚,山脚下诊所老中医抓了一把晒干的过岗龙片,用黄酒调成糊状敷在肿胀处,当晚疼得睡不着,第二天却发现淤青消了大半,老大夫说这藤里含的特殊成分,能让受损的毛细血管快速收缩,就像给伤口按下"暂停键"。
工地上的老赵更绝,他把过岗龙捣碎混着蜂蜜调成膏,但凡哪个工友腰扭了、背岔气了,直接贴上块纱布,据说这土方法比膏药管用多了,关键还没那股子呛人的胶味,不过要提醒的是,新鲜藤汁刺激性强,得加工处理过才能用。
妇科调理的秘方配角
上个月陪闺蜜去找老中医调理痛经,抓的药包里有好几片弯弯的干藤,大夫说这是过岗龙,专治血瘀型月经不调,它不像益母草那么猛,而是像温柔的推手,帮着疏通滞涩的经血,现在很多坐月子的产妇,都会喝几天过岗龙炖鸡汤,说是能预防"月子病"缠身。
有趣的是,这藤蔓还是天然的"情绪调节剂",更年期阿姨们常用它配甘麦大枣汤,喝段时间后心烦气躁的症状确实轻了不少,可能是藤类药材入肝经的特性,让人像被春风拂过般舒畅。
煲汤泡酒的万能搭档
广东人煲汤讲究"三件套",过岗龙就是其中之一,街边药材铺里,经常能看到它和牛大力、五指毛桃搭伙卖,老火靓汤咕嘟咕嘟炖上几个小时,汤色如琥珀,喝一碗从头暖到脚,有次在潮汕朋友家喝到种满胡椒粒的蛇汤,汤底就放过岗龙,说是能解腥毒。
泡药酒更是一把好手,五十度白酒里沉几段干藤,密封三个月后启封,每天早晚喝一小盅,特别适合常年在工地吹风淋雨的师傅们,不过要注意,这酒性偏温,阴虚火旺的人喝了容易上火,最好配上生地黄平衡。
注意事项划重点
虽说是好东西,但过岗龙性温偏燥,三类人要慎用:①怀孕初期的准妈妈;②舌苔发红、半夜盗汗的阴虚体质;③正处在发烧感冒期间,去年有个小伙子听信偏方,直接嚼新鲜藤茎治痘痘,结果口腔溃疡半个月都好不利索。
现在市面上造假的不少,教大家个鉴别窍门:真品断面有密集蜂窝状小孔,闻着有淡淡木香,泡水后汤色金黄透亮,要是买到颜色过分鲜亮、散发着刺鼻硫磺味的,准是用药水熏过的。
山里藏着的大智慧,往往就藏在这些不起眼藤蔓里,下次去山区玩,记得认认这种霸道却又温和的"过岗龙",不过可别自己乱采,野生藤蔓越来越稀少,还是去正规药店购买更安全,毕竟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,正确使用才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