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朋友圈总有人晒"贵州养生秘方",看得我心里直痒痒,前些天专门飞了趟贵阳,就为了探探让南方朋友念叨不停的竹罐疗法,谁能想到几节竹子加上苗药汤,居然真能治好几年的老毛病?
【山里的祖传手艺】 在黔东南的吊脚楼里,我第一次见到王阿婆的竹罐工具箱,这位78岁的苗医世家老人,从箱底摸出三截金竹时,竹节里还带着山雾凝成的露水。"姑娘你看这纹路,清明前后砍的三年生苦竹,风干后用苗家米酒泡足九蒸九晒。"她边说边把竹罐扔进滚着黑褐色药汤的陶罐里。
那锅药汤可大有讲究,十几味草药都是清晨从雷公山采的,透骨草、见血飞、艾纳香...光是闻着蒸汽就觉得毛孔在张开,阿婆说她们寨子的女人月子病都是这么治好的,那些药材配比可是祖上拿人命试出来的。
【竹罐里的乾坤】 当温热的竹罐扣在肩颈时,我才知道什么叫"会呼吸的拔罐",不像玻璃罐那样死气沉沉地吸着肉疼,竹罐会随着体温微微收缩,就像有生命似的顺着经络游走,最神奇的是起罐时,皮肤上印着深浅不一的紫红色花纹,却不痛不痒。
"这是竹衣在给你挠痒呢!"阿婆笑着解释,"竹纤维比毛细孔还细,能把风湿毒一点点刮出来。"当天回家路上,我贴着膏药都没消下去的富贵包居然平了大半,脖子转动时咔哒响的声音也小了。
【都市人的通病】 在贵阳推拿馆工作的刘师傅说,现在来找竹罐的多是坐办公室的年轻人,25岁的程序员小陈展示着他的"键盘手"——右手竹罐印记像爬满蜈蚣,左手却光滑得很。"连续做三次,鼠标手半夜抽筋的毛病就没了。"他边说边活动着手腕,关节发出清脆的响声。
隔壁美容院老板娘更绝,把竹罐疗法包装成"苗族咖啡续命套餐",敷着黑糯米面膜做竹罐,她说这样既能排毒又能紧致轮廓,看着镜子里自己泛着淡粉色的脸,突然觉得当个精致的养生达人也不错。
【这些事要注意】 别以为随便买套竹罐就能在家折腾,我在淘宝买的仿制品就差点出事——劣质竹片煮完裂开扎肉,假苗药粉呛得直咳嗽,真正道地的竹罐要用高山苦竹,配合二十多种新鲜草药现熬,火候差半分钟效果都打折。
老师傅教我辨认真假:正宗竹罐做完会有淡淡竹香混着药草味,假冒货通常散发着刺鼻的硫磺味,还有关键一点,拔罐后六小时内千万别洗澡,不然寒气倒灌更麻烦。
【适合你的症状】 在凯里的中医院碰到个北京来的阿姨,她颈椎病严重到抬头都困难,坚持做了半个月竹罐,现在能跟着苗族姑娘学蜡染了,医生说这种疗法最适合三种人:空调房里久坐的上班族、产后受风寒的宝妈、爬山涉水多的户外爱好者。
不过也不是人人都适合,孕妇、醉酒的人、皮肤溃烂处绝对不能碰,有次看见个小伙子图新鲜要试,结果酒精过敏起了一身红疹,吓得诊所护士赶紧给涂苗药牙膏。
【带不走的乡愁】 临走前想买套工具带回上海,却被阿婆拦住:"城里气压低,竹罐容易炸;水质硬,药汤熬不出灵气。"后来她送了我个小竹片做的挂坠,说是用施过咒的铜鼓草煮过,能保一年平安。
现在每次颈椎发僵,我就摸着那个小竹片发呆,或许贵州的竹罐疗法注定要留在山水之间,就像苗歌离不开吊脚楼,酸汤鱼离不开石臼,有些治愈的力量,终究需要亲自走进云雾缭绕的村寨才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