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些天回乡下探亲,看见邻居张奶奶在院角拔了一大筐绿幽幽的野草,我好奇问这是要喂兔子吗?老人家直摆手:"这可不是普通草,这是鬼灯草!当年你爸高烧不退,就是用它熬水退烧的。"看着老人熟练地分拣叶片,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发烧时喝过的那种苦涩却神奇的草药汤。
要说这鬼灯草的名字确实有点吓人,其实它在南方乡间还有个雅称叫"蛇舌草",这种喜欢生长在田埂边的杂草,开紫红色小花,叶片对生呈卵形,揉碎后会渗出淡黄色汁液,别看它不起眼,可是老中医眼里的宝贝,记得村卫生所的墙上总贴着"清热解毒三剑客"的顺口溜,说的就是鱼腥草、蒲公英和鬼灯草。
去年表弟家五岁的娃被毒蚊子咬得小腿肿成馒头,村里老太太摘了新鲜鬼灯草捣成泥敷上,不到半天就消了红肿,这让我想起《本草纲目拾遗》里记载的"治痈疽疮毒,捣烂外敷",古人诚不欺我,现代研究也发现,鬼灯草含有车前甙、黄酮类等成分,确实有抗菌消炎的作用。
说到内服的功效,我们当地有个祖传偏方:鲜鬼灯草50克加红糖煎水,对付感冒发热有奇效,去年流感季,我特意问过县中医院的老药师,他说这草药性寒凉,既能清肺热又能利尿排毒,就像给身体做了个大扫除,不过要注意,体质虚寒的人要慎用,最好搭配生姜调和。
最让我惊讶的是它的抗癌研究,省肿瘤医院前几年做过实验,鬼灯草提取物对某些癌细胞有抑制作用,当然这不是让大家自行治疗,但日常保健时用来泡茶,倒是能防患于未然,就像村里九十岁的七叔公,每天掐几段泡茶喝,精神头比年轻人还足。
采收也有讲究,清明前后的嫩芽药效最佳,清洗时要用盐水浸泡半小时,去掉草酸和杂质,新鲜的直接捣碎敷患处,晒干的则要文火慢煎20分钟,特别提醒怀孕的姐妹们千万远离,这草药活血力度强,当年邻村就有过误服导致流产的案例。
现在城里药店也能买到烘干的鬼灯草,价格比金银花便宜多了,上次我嗓子肿痛,抓了7块钱的草药煮水,配上冰糖当凉茶喝,三天就好了个七八成,不过要认准正规厂家,市面上有用葎草冒充的假货,叶片形状虽然相似,但葎草茎上有细毛,气味也发涩。
最近发现小区绿化带里也冒出不少鬼灯草,晨练的大爷大妈们都认得,昨天看见王阿姨挎着篮子采摘,她还热心教我辨认诀窍:"叶背泛白,茎断面有银丝的就是正宗货。"这不起眼的小草,承载着多少代人的健康记忆,比起那些昂贵的保健品,反倒是大自然馈赠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