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肝肾调理到美容养颜,白蒺藜的5大药用价值你都知道吗?

一归堂 2025-05-18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很多人第一次听说"白蒺藜",可能会以为它是一种野菜或者普通植物,这味被《本草纲目》记载的中药材,早在古代就被用来治病养生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看似不起眼、却藏着大能量的中药——白蒺藜到底有哪些神奇功效,普通人该怎么用才安全有效。

白蒺藜到底是啥?

白蒺藜学名叫做"蒺藜",别名刺蒺藜、三角刺,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,它的果实像一个个带刺的小三角,晒干后就是入药的材料,老中医常说"带刺的药材多猛将",白蒺藜虽然个头小,但性味辛、苦,微温,归肝、肾经,堪称调理身体的"多面手"。

千年古方里的养生密码

《神农本草经》把白蒺藜列为上品,说它能"主恶血,破癥瘕积聚,喉痹,乳难",翻译成白话就是:能活血化瘀、消散肿块、通利咽喉、催乳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更直接点明:"蒺藜气味苦温,补肝肾,治风明目,最有功。"现在医学研究发现,它含有槲皮素、山柰酚等黄酮类物质,还有脂肪油、硝酸钾等成分,这些正是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。

现代人最该知道的5大妙用

熬夜族的护肝法宝
每天对着手机电脑的上班族,肝脏最容易出现"堵车",白蒺藜就像个交通警察,能帮助疏通肝气,特别是经常凌晨1-3点醒的人(肝经当令时段),用白蒺藜+菊花泡茶,坚持喝两周,很多人反馈睡眠质量明显改善,注意要用炒过的白蒺藜,生用容易上火。

明目解乏的办公神器
长时间看屏幕眼睛干涩?白蒺藜配上枸杞、决明子,开水冲泡代茶饮,相当于给眼睛做SPA。《千金方》里就有个经典配伍:白蒺藜9克+菊花6克,专门对付眼疲劳,现在有些护眼贴里也悄悄加了这味药。

痛风患者的天然抗炎剂
痛风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,中医认为是湿热瘀阻,白蒺藜既能祛风湿,又能通经络,配合威灵仙、土茯苓煎汤泡脚,很多患者反馈疼痛缓解速度加快,不过要注意,急性发作期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
女性调理的全能选手
更年期潮热、经期腹痛、乳腺增生,这些问题都跟肝气郁结有关,白蒺藜搭配当归、白芍,能疏肝理气;产后乳汁不通,用猪蹄炖白蒺藜(布包煎煮后取出),下奶效果比某些西药更安全,但孕妇要慎用,以免刺激子宫。

暗疮肌的祛痘新选择
脸上反复长痘、后背出油多,可能是体内毒素堆积,用白蒺藜粉末混合蜂蜜调成糊状敷脸,或者内服白蒺藜+金银花茶,能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,不过体质虚寒的人要减量,避免拉肚子。

这样搭配效果翻倍

降压组合:白蒺藜+钩藤+夏枯草,适合肝阳上亢型高血压
祛斑养颜:白蒺藜+玫瑰花+红枣,对抗黄褐斑效果显著
抗过敏:白蒺藜+防风+蝉蜕,荨麻疹患者的福音
腰腿痛:白蒺藜+杜仲+骨碎补,泡酒外擦患处

使用前必看的注意事项

① 每天用量控制在9-15克,过量易伤阴血
② 体质偏寒、经常腹泻的人要慎用
③ 孕妇及备孕期间禁用
④ 购买时选颗粒饱满、无霉变的优质品
⑤ 建议打碎后煎煮20分钟,有效成分才能充分释放

现在市面上还出现了破壁白蒺藜粉、白蒺藜提取物胶囊等产品,但传统煎煮或泡茶依然是最推荐的用法,就像老中医说的:"草木皆学问,关键在于用心调配。"下次再遇到身体小毛病,不妨翻翻家里的中药柜,说不定这棵不起眼的"三角刺",正是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