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街坊阿婆念叨"喉咙痛喝青天葵煲鱼腥草",我原本以为是民间偏方,直到上个月自己试了次才惊觉真有两把刷子,这锅绿莹莹的汤水看着不起眼,却藏着不少养生门道,今儿就跟大伙唠唠这剂岭南凉茶里的宝藏组合。
【祛火解毒双剑客】 青天葵这名字听着就透着股仙气,其实人家是兰科植物,在广东广西的深山老林里野生居多,老辈人说它"专治无名火",像熬夜后的口腔溃疡、吃炸鸡火锅冒痘,煮水当茶喝两天准能消停,鱼腥草原本是北方人避之不及的"臭菜",却在南方被奉为"天然抗生素",扁桃体发炎时掐几根泡水,那股辛凉劲儿直冲喉咙病灶。
去年我反复咳嗽三个月,西药中成药吃了一箩筐都没断根,后来邻居阿伯塞来个土方子:青天葵30克配50克鱼腥草,加瘦肉慢炖两小时,没想到喝到第三碗,黄痰少了,凌晨三四点再也不会咳醒,现在只要办公室有人感冒,我都会多煮一壶带过去当"防毒茶"。
【岭南人的保命水】 在湿热缠绵的两广地区,这锅汤可是家家户户的看家本领,清明时节采回带露水的青天葵,配上田埂边随手薅的鱼腥草,砂锅里咕嘟咕嘟炖出墨绿色汤汁,老一辈说这是"刮肠油"的好物,吃多了荔枝龙眼上火,喝碗这个比十滴水还管用。
前阵子带北方朋友尝鲜,她捏着鼻子喝完第一口直呼"黑暗料理",可上周她出差回来,主动找我讨汤料——原来在雾霾天连轴转开会,咽喉肿得像含了核桃,飞机落地刚到家就煮上这锅汤,第二天照常活蹦乱跳见客户。
【厨房里的中药铺】 别看这两味主材长得野,配伍却大有讲究,青天葵属寒性,单独煮水喝多了伤胃,这时候就要靠鱼腥草里的温热属性来调和,我试过加冰糖中和苦味,结果奶奶瞪眼睛:"加糖就破功了!"后来学聪明,搁两片生姜去腥,再丢点陈皮提香,汤碗见底时反而回甘明显。
炖汤时最好选陶瓷锅,不锈钢锅会激出怪味,瘦肉要焯水去沫,不然汤头浑浊影响观感,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煨,窗户缝里飘出的草药香,倒是比空气清新剂更让人安心,有次煮干忘了关火,糊味居然也不难闻,倒像是烤中草药饼干的焦香。
【这些坑千万别踩】 虽说是好东西,但乱喝容易翻车,有回同事痛经煮来喝,结果小腹绞痛进医院——寒性体质碰不得这凉茶,孕妇更要躲远点,鱼腥草里的马兜铃酸可能影响胎儿,最稳妥的是咨询中医师,就像楼下诊所王大夫说的:"舌头发红苔黄腻才适合喝,舌边齿痕明显的乖乖喝姜枣茶。"
现在我家冰箱常备晒干的青天葵,鱼腥草趁着雨季挖些种在花盆里,哪天感觉嗓子冒烟,抓一把煮上,看着墨绿色汤汁在玻璃壶里沉沉浮浮,蒸汽熏得鼻梁发痒,忽然就懂了岭南人为什么把这种味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