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蒿到底是"何方神圣"?
最近总听邻居王阿姨念叨"百蒿是个宝",菜市场里也常看到有人专门买这种绿油油的野菜,其实百蒿就是民间常说的"白蒿",学名叫茵陈蒿,春天漫山遍野疯长的野草里就数它最亮眼,别看它不起眼,从古至今可是中医眼里的"药食同源"明星,《本草纲目》里都给它留了一席之地呢!
祛湿退黄的"肝脏守护者"
前阵子公司体检,同事小刘的转氨酶指标偏高,老中医给他开了个偏方:每天用百蒿煮水喝,坚持了半个月再去复查,数值还真降下来了!原来百蒿含有的特殊物质对溶血性黄疸、肝炎都有辅助调理作用,像南方潮湿地区的人,春天用它煮粥喝,能明显感觉身体清爽不少,舌苔上的白腻感都会减轻,不过要避开开花的老株,嫩芽期的药效最好。
明目护肝的"天然营养库"
我奶奶每到惊蛰就挎着篮子去挖百蒿,她说这菜能"洗肝明目",查了资料才发现真有门道——每100克百蒿含维生素A高达400微克,比胡萝卜还多两倍!办公室久坐族现在都流行泡百蒿枸杞茶,电脑看久了冲一杯,眼睛干涩的情况确实改善很多,有次熬夜赶稿眼睛充血,我妈硬是给我煮了碗百蒿鸡蛋汤,喝完第二天真的没那么胀痛了。
消炎抗菌的"天然抗生素"
上个月带娃去郊外玩,小子不小心被蚊虫咬得满腿红包,老家亲戚教了个土方:把新鲜百蒿捣碎敷在红肿处,试了两次居然消得特别快!后来查文献才明白,百蒿里的青蒿素成分确实有抗真菌、抑菌效果,现在家里常备晒干的百蒿,夏天煮水给全家当凉茶喝,比饮料健康多了。
调经止痛的"妇科小帮手"
闺蜜小美每次生理期都痛得直冒冷汗,去年她婆婆教了个小秘方:经期前三天用百蒿煮红糖水,早晚各喝一次,小美试了三个月,说疼痛等级至少降了一半,中医解释说百蒿能疏肝理气,对气滞血瘀引起的痛经特别有效,不过孕妇要特别注意,这类寒性野菜最好咨询医生再食用。
怎么吃才能发挥最大功效?
- 凉拌百蒿:焯水30秒捞出,加蒜末、香油、香醋凉拌,保留完整营养
- 百蒿鸡蛋汤:嫩苗切碎与蛋花同煮,出锅前撒盐,特别适合早餐
- 百蒿薏米粥:搭配祛湿的薏仁熬煮,每周喝两次改善湿热体质
- 百蒿茶包:阴干后密封保存,需要时取5克冲泡,可反复续水
这些食用禁忌要注意!
- 体质虚寒的人要少吃(可搭配姜丝中和寒性)
- 不要和柿子、螃蟹等寒凉食物同食
- 采摘认准嫩绿新芽(发黄或开花的老茎药效差)
- 过敏体质建议先少量试吃
现在菜市场卖百蒿的摊位越来越多,价格也不贵,上周跟着大妈们学辨认野生百蒿,发现小区绿化带里居然也有!不过专家提醒:路边绿化植物可能打过农药,最好去正规菜场购买,这个春天不如试试用百蒿做道应季养生菜,说不定多年困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