麦冬与玉竹,滋阴润燥的黄金搭档,养生效果翻倍!

一归堂 2025-05-19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最近总感觉喉咙干得像沙漠,嘴唇起皮屑,连喝三杯水都不解渴,老中医朋友看了我的舌苔直摇头:"你这是把身体当烘干机了!"他抓了一把黄澄澄的玉竹和胖乎乎的麦冬,教我煮代茶饮,没想到这俩貌不惊人的药材,居然让我告别了保温杯不离手的日子。

要说玉竹这味药,可是滋阴界的隐藏高手,它不像人参那样补得上火,也不像枸杞那么家喻户晓,却能悄无声息地滋润全身,记得去年秋天带老妈去挖野菜,她指着山沟里成片的野草说:"这就是野生玉竹,根茎晒干能卖钱呢。"后来我查资料才知道,这不起眼的植物居然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,《神农本草经》里就把它列为上品。

不过今天要说的重点,是玉竹的"最佳拍档"麦冬,这两个家伙凑在一起,就像奶茶里的珍珠和红豆,单喝各有风味,配着喝却能产生奇妙反应,我特意做了实验:单独喝玉竹茶像在吃冰糖雪梨羹,清甜润喉;单泡麦冬水带着淡淡的草根香,回甘明显;但把他俩放一起煮,居然会激发出类似蜂蜜的醇厚口感,而且润燥效果直接翻倍。

上个月邻居张阿姨咳嗽半个月不好,我给她推荐了这个组合,她将信将疑地试了三天,没想到晚上咳得睡不着的情况真的缓解了,其实古人早就发现这对CP的妙处,清代《温病条辨》里的"沙参麦冬汤",就是用麦冬搭配玉竹来治疗干咳少痰,现代营养学研究显示,玉竹含有铃兰苷等成分,能调节免疫;麦冬富含甾体皂苷,具有抗炎作用,两者协同作战的效果确实1+1>2。

别看它们都是滋阴的,脾气可大不相同,玉竹性平味甘,像个温和的调解员,不管寒热虚实都能搭把手,我同事小王阳康后总觉得口干,用玉竹炖雪梨就好多了,而麦冬性微寒,更像是消防队员,特别适合熬夜上火、咽喉肿痛的情况,有次我吃火锅吃多了嗓子冒烟,抓一把麦冬直接嚼着吃,半小时就压下去火气。

最有趣的是它们的"社交属性",广东人煲汤最爱放玉竹,配上红枣枸杞就是经典靓汤;江浙地带喜欢用麦冬泡酒,说是能解郁安神,我试过把他俩和排骨一起炖,汤头清澈甘甜,连挑食的小孩都喝了两碗,不过要注意,麦冬每天别超过15克,否则容易拉肚子——这可是我用肚子换来的经验教训。

现在我家厨房常年备着这两个宝贝,春天干燥时,抓把玉竹麦冬加冰糖煮糖水;夏天熬夜看球,用它们泡茶预防上火;秋冬季炖羊肉汤时扔几粒,既能中和油腻又不怕燥热,有次闺蜜失恋暴饮奶茶烂嘴,我给她寄了包玉竹麦冬茶,她喝完居然夸比某点点好喝。

当然也不是人人适合这对组合,脾胃虚寒的朋友要谨慎,就像冰镇西瓜不适合拉肚子的人,我爷爷年轻时出海落下风湿,喝这个茶反而关节疼,后来改成加点陈皮调和就好了,孕妇和吃药的朋友最好先问问大夫,毕竟再温和的中药也有个性。

最近发现个新用法:把玉竹麦冬打成粉,早上冲豆浆时加一勺,比白糖健康多了,不过要提醒各位,再好的东西也别当饭吃,就像我有个客户听说滋阴好,天天拿玉竹煮水当白开水喝,结果舌苔腻得差点要看医生,所以说养生这事,讲究的是个"润物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