茯苓加麦芽,健脾祛湿还能助消化?这两味中药的功效全解析

一归堂 2025-05-19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最近总感觉身体有点"堵":早上起来眼皮肿、吃饭不香还胀气、明明没干啥却浑身乏力...老中医朋友说这是典型的脾虚湿重,推荐了两味药食同源的宝贝——茯苓和麦芽,喝了半个月的养生茶,居然真有变化!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对"黄金搭档"到底藏着多少养生密码。

茯苓:藏在泥土里的祛湿高手

这个长得像山药蛋的白色块根,可是中医眼里的"除湿神器",前阵子连着下雨,我发现自己舌苔厚腻、大便黏马桶,赶紧翻出柜子里的茯苓粉,每天早晚冲一杯,三天下来肚子就清爽多了。

健脾界的"隐形冠军"
别看茯苓不起眼,它可是《本草纲目》里记载的"四时神药",那些莫名其妙的疲劳、饭后腹胀、莫名水肿,很多都是脾虚运化无力惹的祸,茯苓就像给脾胃装了个"烘干机",把滞留的水湿烘得干干净净。

失眠人的深夜救星
压力大导致的心慌失眠,其实很多时候是心脾两虚,古代医书里有个"茯神饮",就是用茯苓芯煮水安神,我现在睡前喝一小杯茯苓红枣茶,居然能踏踏实实睡到大天亮。

三高人群的隐形卫士
茯苓含有的茯苓多糖,可是调节免疫力的好东西,它能帮着清理血管里的"垃圾",对血糖血脂偏高的朋友特别友好,隔壁王叔用茯苓煮粥当早餐,三个月下来体检报告都漂亮了不少。

麦芽:被低估的消食专家

别以为麦芽只是熬麦芽糖的原料,这个不起眼的小种子可是调理肠胃的"扫地僧",上次吃撑了胃疼,抓了一把炒麦芽煮水,那股淡淡的麦香下肚,不出半小时就舒服了。

拯救"饭桶"的消化利器
米面肉食吃多了积食,这时候最需要麦芽出场,它含有的淀粉酶就像一把"生物扫帚",能把胃里的食物残渣打扫得干干净净,小孩子不爱吃饭、大人应酬宿醉,煮碗麦芽山楂水特别管用。

哺乳期妈妈的通乳帮手
麦芽分为生麦芽和炒麦芽,生麦芽能回乳,炒麦芽却能催乳,月嫂教我的秘诀:产后乳汁不通,用30克炒麦芽煮鲫鱼汤,比吃药安全多了。

护肝解郁的开心果
现代人压力大容易肝气郁结,麦芽里的维生素B族就像"情绪垃圾桶",特别是喝酒应酬前嚼几粒焦麦芽,第二天头不昏胃不胀,亲测有效!

当茯苓遇上麦芽:1+1>2的养生魔法

单用已经这么厉害,这俩配在一起更是绝了,我现在每天保温杯里泡着茯苓麦芽陈皮茶,一周下来小肚子明显瘪了,上厕所终于告别"黏马桶"。

祛湿+消食=双效出击
茯苓负责把水湿吸出来,麦芽专门处理积食胀气,特别适合:

  • 久坐办公室的"水泡眼"
  • 外卖吃多的"油腻肚"
  • 压力大爱熬夜的"浮肿脸"

健脾+护胃=黄金组合
一个补脾一个养胃,堪称脾胃虚弱者的"神仙CP",我同事用它们煮粥代替奶茶,三个月瘦了8斤,脸色红润得像换了层皮。

安神+疏肝=睡眠救星
晚上烦躁睡不着,茯苓安神加上麦芽疏肝,比数羊管用多了,试过才知道,原来沾床就能睡的感觉这么幸福。

这样吃才能发挥最大功效

别急着去药店抓药,日常食疗就能轻松搞定,分享几个我常做的快手方子:

懒人养生茶
茯苓10克+炒麦芽15克+陈皮3克,沸水焖泡20分钟,上午喝祛湿提神,下午喝消食解腻。

五谷杂粮粥
煮小米粥时加一把茯苓片和生麦芽,健脾效果翻倍,记得麦芽要整颗放,煮开花后捞出来再喝。

解腻山楂球
把茯苓粉、炒麦芽粉、山楂粉混合,加蜂蜜搓成小球,饭后含一颗,比嚼口香糖健康百倍。

这些人要注意使用禁忌

虽然温和,但也不是人人适合。

  • 肾阴虚(手脚心发热、舌红少苔)的人少吃茯苓
  • 孕妇和哺乳期慎用生麦芽(炒麦芽没问题)
  • 体质偏寒的加点生姜平衡

上个月带爸妈体检,发现他们血脂都降了不少,现在全家都养成了用茯苓麦芽煮水的习惯,连80岁的奶奶都说胃口变好了,与其花大价钱买保健品,不如试试这对十块钱能用一个月的养生搭档,毕竟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,真的藏着太多宝藏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