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街坊邻居念叨"月黄",去中药店抓药时也常看见写着"月黄"的药包,这名字听着像从古诗里走出来的,到底藏着什么养生奥秘?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个被老中医们视为珍宝的中药瑰宝。
藏在《本草纲目》里的千年秘密 要说月黄的来历,得从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说起,这位明代神医在书里记载:"月黄者,取月季花瓣与黄芩相配,阴干研磨成末",老辈人常说"女人一生离不开三黄",这里说的就是月黄、益母草黄、当归黄,不过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月黄,多是用月季花与黄精按古法炮制而成的复方药材。
上个月陪张婶去抓药,老中医说她更年期潮热,给开了个月黄安神茶,亲眼瞧见那深褐色的粉末泡开后泛着金黄,闻着有股淡淡的槐花香,张婶连喝半个月,原本烦躁得摔碗的脾气竟缓和了许多,这才真信了老祖宗的方子。
月黄到底是何方神圣? 说白了,月黄就是古人智慧的结晶,主料月季花性温味甘,能活血脉;配伍的黄精补气养阴,两者就像太极阴阳,一温一补正合中庸之道,更妙的是炮制方法——五月端午采晨露,文火慢焙三个时辰,把花草的燥性全化作绵柔药力。
我表姐前年总痛经,老中医给开的药方里就有月黄,那红褐色的药丸看着不起眼,没想到连着吃两个月,连带手脚发凉的老毛病都好了,现在她经期必喝月黄红糖水,说是比暖宝宝还管用。
现代人该怎么用这味"古董药"? 别看月黄带着古气,其实特别接地气,最常见的用法是泡茶:早晚各取5克,开水冲泡当茶饮,对长期坐办公室的姐妹特别友好,既能缓解肩颈酸痛,又能改善暗黄脸色。
隔壁王哥就有个土方子:把月黄粉掺在面霜里,说是能淡斑,他媳妇用了大半年,原先颧骨上的褐印真淡了不少,不过要提醒一句,孕妇和体虚上火的朋友可得慎用,这药性虽温和终究是活血的。
辨别真假有诀窍 市面上月黄价格悬殊,懂行人都知道看三点:
- 颜色:正宗的该是琥珀色带微红,发黑的是陈年货
- 气味:清香带甜,刺鼻的肯定加了香精
- 口感:入口微苦回甘,沙涩的八成掺了杂质
那些年我们不知道的事 老药师透露个小秘方:月黄配阿胶膏,对产后虚弱有奇效,做法也不复杂,把两样药材捣碎,加黄酒隔水炖化,每天一勺温水送服,这方子在我们小区传开了,好几个新手妈妈都说恢复得比从前快。
写在最后: 这味传承百年的中药,如今在药店角落静静躺着,知道的人却越来越少,下次经过中药房,不妨问问师傅有没有月黄,或许你能发现个宝藏,毕竟老祖宗留下的养生智慧,值得我们细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