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种类及功效大全!养生必备的30种家常药材,收藏备用不迷路

一归堂 2025-05-20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"感冒想煮点中药调理,但抓药时完全懵圈""听说黄芪补气,但买回来不知道怎么用"......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智慧,早就把日常养生安排得明明白白!今天我就带大家捋一捋最实用的中药分类,手把手教你辨别体质、选对药材。

补气养血类——你的"气血充电宝" 说到补气,第一个登场的必须是"药中之王"人参,但别急着买野山参,日常保健用便宜的生晒参就够啦!切片泡水喝能缓解疲劳,搭配红枣炖汤特别适合熬夜后气虚的人,不过要注意,高血压患者要少用,容易上火的体质可以改用西洋参。

很多姐妹熟悉的黄芪,堪称"平价人参",手脚冰凉、容易感冒的人可以试试黄芪建中汤——黄芪+红枣+生姜煮水,早晚各一杯,坚持喝半个月,你会发现爬楼梯不喘了,鼻炎发作也少了,记得选内蒙古产的斜切片,蜜炙过的更适合脾胃虚弱的人。

清热解毒类——身体里的"消防员" 春天嗓子疼、长痘冒火疖子,这时候该请出"金银花三剑客":金银花+菊花+甘草,抓一把煮成茶饮,喝完顿时感觉喉咙清凉,嘴角起的泡两天就消下去,注意别买颜色过于雪白的,硫磺熏过的可不行。

夏天必备的薄荷,绝对是解暑神器,摘几片新鲜叶子泡茶,既能驱散风热感冒,还能缓解反酸恶心,要是被蚊子咬了,捣碎敷在包上,那清凉感比花露水还管用!

祛湿化痰类——赶走身体的"黏腻感" 广东人最爱的茯苓,其实是祛湿界的隐形冠军,早上眼皮肿、舌苔厚腻的朋友,可以用茯苓粉做早餐糊,配上山药、薏米,连续吃两周,整个人都清爽了,药店买的时候认准云南产的"云苓",切面雪白带松纹的才是好货。

陈皮可不只是橘子皮那么简单,存放三年以上的才算入门,咳嗽痰多时,用陈皮+梨皮煮水,比止咳糖浆还管用,炖肉时放两片,不仅能去腥,还能帮消化吸收,特别适合湿气重的南方朋友。

理气止痛类——专治各种"憋屈" 女生痛经都知道喝红糖姜茶,但加点延胡索效果翻倍!这个带着淡淡草香的小黑球,可是中医眼里的"止痛开关",磨成粉装胶囊,月经前三天开始吃,连妇科医生都推荐。

总感觉胸口堵得慌?试试佛手片吧!这个长得像手指的药材,泡茶喝能疏肝理气,对付梅核气特别有效,记住要买广东高要产的,闻着有股淡淡的柑橘香才正宗。

安神助眠类——失眠星人的救星 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?酸枣仁来救场!把炒过的酸枣仁捣碎装枕头,或者直接煮水喝,坚持一周就能改善多梦问题,不过孕妇要避开,它有兴奋子宫的作用。

另一个"催眠高手"是合欢花,粉色的小花蕾看着就让人安心,取10克沸水冲泡,晚饭后喝能有效缓解焦虑情绪,但肠胃不好的人少用,可能会拉肚子。

消食健胃类——节日餐桌的"救急兵" 过年吃撑了怎么办?焦三仙出场!山楂、神曲、麦芽这三味药炒焦后威力倍增,煮成汤剂专门对付积食腹胀,特别是孩子吃多了不消化,这个方子比健胃消食片还管用。

平时爱喝奶茶吃烧烤的,建议家里常备鸡内金,鸡胗里面的黄金内膜,磨成粉吞服能健脾胃,对口臭、舌苔厚特别有效,记得选干净无杂质的,药店现打粉最放心。

明目护肝类——手机党的"眼睛保镖" 每天盯屏幕超过8小时?赶紧泡杯枸杞菊花茶!宁夏红枸杞+杭白菊,再加两粒决明子,这是IT从业者的标配养生茶,坚持喝三个月,眼睛干涩会明显改善,不过腹泻体质要少用决明子。

经常喝酒应酬的,记得备点五味子,这个酸酸甜甜的果子,煮水喝能修复肝细胞,酒后喝能加速酒精代谢,但别贪杯,毕竟它只能救急不能防醉。

最后说个冷知识:中药不是越贵越好,普通病症用平价药材照样见效,比如风寒感冒初期,几毛钱一袋的午时茶冲剂,效果不输几十块的进口保健品,关键是要对症,就像钥匙开锁,找对那把才能药到病除。

提醒大家:中药虽好,但孕妇、慢性病患者服用前一定要咨询医师,保存时注意防潮防虫,贵重药材可以放冰箱冷藏,下次抓药时,记得拿着这份清单,再也不怕被药店忽悠啦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