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芍VS白芍,功效大不同!看完这篇终于会选了

一归堂 2025-05-20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最近总有人问我:“赤芍和白芍到底有啥区别?为啥有的方子里用赤芍,有的却用白芍?”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对“药界双胞胎”的真面目,别看它们名字像、长相也差不多,但功效差得可不止十万八千里!

从“出身”开始就不一样

先说最基础的——赤芍和白芍根本不是同一种植物

  • 赤芍:人家是野生的“糙丫头”,直接挖根晒干就行,表皮棕红色,切开后内心也是暗红发紫的,自带一股“生猛”劲儿。
  • 白芍:妥妥的“娇养小姐”,用的是栽培的芍药根,煮透后再搓去皮晒干,表面白净光滑,断面还是淡淡的黄白色,药性比赤芍温和多了。

举个栗子:就像辣椒和甜椒,都是茄科,但一个辣得呛人,一个脆生生能当水果吃!


功效对比:一个“泻火”,一个“补血”

中医讲究“对症下药”,赤芍和白芍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药性和主攻方向上:

功效 赤芍 白芍
性格 苦寒躁烈,像“消防员” 甘酸柔和,像“安抚奶嘴”
主打功能 清热凉血、散瘀止痛 养血调经、柔肝止痛
适用体质 实热证(口舌生疮、跌打淤青) 虚证(脸色苍白、手脚抽筋)

具体来说

  1. 赤芍

    • 专治“热毒+瘀堵”,比如脸上爆痘、牙龈红肿、摔伤后淤青发烫,用它能快速降温散瘀。
    • 还能对付“血热妄行”引起的吐血、崩漏,相当于给血管降降温。
    • 注意哦!它性子猛,脾胃虚寒的人吃了容易拉肚子,得像对待辣椒一样悠着点用。
  2. 白芍

    • 是女人的“贴心小棉袄”,痛经、月经量少、更年期烦躁,用它能柔肝缓急,让身体软下来。
    • 搭配甘草能止疼(比如肚子疼、腿抽筋),加点当归还能补血,适合产后血虚或熬夜脸黄的人。
    • 但它有点“黏腻”,湿气重的人多吃可能会胀气,记得配点陈皮茯苓。

别踩坑!这些情况千万别搞混

  1. 祛痘用赤芍,调经用白芍
    有人长痘就喝白芍茶,结果越喝火越大;有人痛经煮赤芍水,痛得更厉害。

    • 痘痘红肿+便秘 → 赤芍+金银花
    • 痛经怕冷+腰酸 → 白芍+艾叶+生姜
  2. 跌打损伤初期用赤芍,后期换白芍
    刚扭脚时局部发热发红(急性期),用赤芍冷敷消瘀;肿消了但关节僵硬(恢复期),换成白芍泡脚,帮肌肉放松。

  3. 春天养肝用白芍,夏天祛火靠赤芍
    春季容易肝气郁结(胸闷、胁痛),白芍+玫瑰花泡茶能疏肝;
    夏天心烦失眠、舌尖红,赤芍+淡竹叶煮水更合适。


实操建议:这样搭配效果翻倍

  1. 赤芍CP

    • 配丹参:活血化瘀双剑合璧(适合冠心病、静脉曲张)
    • 配黄芩:清肺火治咽喉肿痛(抽烟多的人必备)
  2. 白芍CP

    • 配熟地:补血界的“黄金搭档”(贫血、产后调理)
    • 配柴胡:疏肝解郁不伤正气(压力大、爱叹气)

小心机:白芍炒稻芽能减腻,赤芍用黄酒泡过更通经络,但这些小技巧得问过中医师再试!


终极总结:记住3句话

  1. 红杆杆清热,白生生补血(看颜色最直观)
  2. 实火用赤芍,虚寒选白芍(摸舌头:红苔黄用赤,淡苔白用白)
  3. 急症疼痛赤芍冲,慢性隐痛白芍煲(像灭火和炖汤的区别)

下次抓药前,先对照自己的症状想想:到底是该灭火,还是得补补?别让这一红一白俩姐妹在你嘴里“唱反调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