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老中医念叨"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",这话还真不假!前几天闺蜜顶着两团黑眼圈来找我,说连续加班一个月,人还没倒下呢,嗓子先哑了,我翻出抽屉里的黄芪、白术、防风,又抓了点桔梗和菊花,给她煮了壶养生茶,没想到连喝三天,她那常年手脚冰凉的毛病居然见好,连带着鼻塞头痛都缓解了,今儿咱们就来唠唠这五味药搭在一起到底神在哪儿。
先说这黄芪,简直就是中药界的"充电宝",我奶奶以前总用它炖汤,说是能"补气",后来学了医才知道,这黄黄的根片真是个宝——它能帮着提升免疫力,特别适合那种动不动就冒虚汗、爬三层楼就喘的气虚体质,办公室久坐的姐妹们注意了,如果你们总觉得累得像被抽干电量的手机,黄芪就是给你们续命的"充电线"。
白术这名字听着像武术高手,其实它是实打实的"脾胃修理工",隔壁王叔就是活例子,以前总抱怨"吃饭不香,肚子胀得像揣了个气球",后来每天拿白术泡水喝,现在见他碗里米饭堆得比谁都高,这味药最擅长收拾湿气重的问题,那些舌苔厚腻、大便黏马桶的朋友,可得记着它的好。
防风可不是用来挡台风的,它是治疗"风吹就倒"的克星,记得去年流感季,我们全家早晚喝防风煮的水,结果左邻右舍都中招了,我们愣是扛过去了,这味药就像身体的"防盗门",专门对付那些趁虚而入的风寒暑湿,不过要记住,它更适合预防,真病倒了还得配其他药。
桔梗绝对是这方子里的"快递小哥",前阵子我咽炎发作,喉咙肿得说不出话,含片消炎药都不管用,还是老中医支招,说桔梗能带着药效往上走,果然加了它之后,感觉药力顺着喉咙往上冲,第二天肿痛就消了大半,现在知道为啥古装剧里咳个嗽都要配桔梗了吧?
再说菊花,这可是明目降火的"灭火器",现代人天天盯电脑手机,眼睛干涩发红的时候,抓一把菊花煮水熏眼睛,那叫一个酸爽,不过要提醒各位夜猫子,菊花性凉可别当茶猛灌,配上黄芪白术这些温补的,才能又去火又不伤胃。
把这五味药凑一起,简直就是给免疫系统开了个"联合训练营",上周我去社区诊所,发现好多反复感冒的病人都在喝这个方子,特别是那些吹空调就流鼻涕、换季必发烧的"玻璃人",坚持喝段时间,整个人都精神了,不过要避开三个雷区:第一,舌苔黄腻的湿热体质要慎用;第二,孕妇小孩喝前必须问过大夫;第三,这方子治未病还行,真病了还得正经吃药。
前两天遇见楼下开超市的刘姐,她说自己更年期特别容易感冒,我把方子告诉她,昨天碰见她,说现在每天用保温杯装着当水喝,半个月没请过病假了,不过她也吐槽说刚喝时觉得像刷锅水,后来我教她加冰糖和枸杞,现在喝得挺美滋滋。
说到底,这五味药都是些家常食材,贵在坚持,但千万别把它们当万能灵药,毕竟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,就像我同事李哥,他属于湿热体质,跟着瞎喝结果长了满脸痘,所以啊,想试试的朋友最好先找中医把把脉,别自己瞎琢磨,喝对了是宝,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