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感觉手心脚心发烫,晚上睡觉还冒虚汗,去看中医说是"阴虚内热",老中医给开了几味药,喝完确实舒服多了,其实很多人不知道,咱们老祖宗留下的药箱里,藏着不少专门对付虚热的宝贝,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那些能退虚热的中药材,都是实打实的干货!
啥叫虚热?说白了就是"假上火" 很多人以为发烧才是热,其实虚热特别会"装模作样",它不像感冒发烧那样温度计直接飙到38度,而是整天觉得五心烦热(手心脚心胸口热)、晚上盗汗、口干舌燥,但量体温又正常,这种热就像是闷在保温瓶里的热气,外表看不出来,里面憋得难受,西医可能查不出毛病,但中医一眼就能识破:"这是阴虚火旺啊!"
退虚热界的5朵金花
-
地骨皮——枸杞的亲兄弟 别听名字吓人,这其实是枸杞的根皮,老中医常说"枸杞子补阳,地骨皮退阴",这对兄妹一个管补一个管清,配合得天衣无缝,地骨皮最擅长清肺肾之虚热,像小孩子夜间磨牙、大人更年期潮热,用它煮水喝特别灵,记得要选宁夏产的,表皮发灰带皱纹的才是正宗货。
-
青蒿——屠呦呦笔下的明星 要说退虚热,怎能少了青蒿?《本草纲目》里记载它能"治骨蒸劳热",说白了就是现在的结核病低烧,不过现在大家更多拿它做凉茶,夏天用青蒿加冰糖煮水,既能解暑又不伤胃,注意要买当年新采的,陈年的青蒿挥发油跑了,效果就大打折扣。
-
银柴胡——专治"虚火上头" 这味药名字带"银"字,性子却很温和,特别适合那种明明怕冷又莫名烦躁的人,中医叫"阴阳两虚",我同事长期加班,经常下午脸发烫但手脚冰凉,老中医就给他开银柴胡配黄芪,这药看着像枯树枝,但煮出来的汤有种特殊的豆香味,加点乌梅效果更好。
-
白薇——妇科虚热克星 女人到了更年期,潮热盗汗特别折腾人,这时候白薇就派上用场了,它不仅能清虚热,还能利尿消肿,老家有个偏方,用白薇15克加冬瓜皮30克煮水,专门对付妇女产后虚热水肿,不过这药有点苦,建议搭配甘草一起煮,喝时加勺蜂蜜。
-
知母——虚火的灭火器 说到退虚热,压轴的必须是知母,这味药厉害在既能清热又能滋阴,相当于一边灭火一边浇水,像年轻人熬夜后的牙龈肿痛、口腔溃疡,很多是阴虚火旺引起的,用知母10克麦冬10克泡茶,连喝三天准好,但知母性寒,脾胃虚寒的人要慎用。
这些用药讲究你得知道
-
别把虚热当实火治 有人觉得上火就猛灌凉茶,结果越喝越虚,实火要清热,虚火得滋阴,搞反了就像给快没油的车狂踩油门,最简单的判断方法:实火小便黄赤,虚火小便清长;实火舌苔黄厚,虚火舌红少苔。
-
单方不如复方 这些退虚热的药很少单用,老中医都会配伍其他药材,比如地骨皮常搭牡丹皮,知母爱找黄柏搭档,就像炒菜要放葱姜蒜才出味,建议大家别自行抓药,找个靠谱的中医师开方最保险。
-
食疗比吃药更养人 平时可以用这些药材做养生膳,比如青蒿炒鸡蛋、银柴胡炖鸡汤、知母蜜膏,我最喜欢用地骨皮和粳米煮粥,清早喝一碗,整个人清爽得像做了SPA,但记住,孕妇和哺乳期女性要避开活血化瘀的药材。
现代人的虚热自救指南 现在人十有八九都有虚热毛病:上班族熬夜伤阴,女性经期失血,学生党用脑过度,给大家支几招日常调理法: • 下午3-5点敲敲涌泉穴,引火下行 • 用菊花枸杞决明子泡茶,电脑族必备 • 每周吃次山药百合羹,滋阴不腻 • 睡前搓热掌心劳宫穴,收敛虚火
最后提醒一句,中成药如知柏地黄丸、青蒿鳖甲汤确实方便,但治病要溯本求源,虚热反复的人,多半作息乱成一锅粥,与其天天吃药,不如早点睡觉、少撸串、多散步,毕竟最好的退热药,是我们自己的身体调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