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在南方的老街巷里,总能看到些枝繁叶茂的老樟树,老一辈人说这树能驱邪避虫,木匠视它为上等材料,连中药铺里都能瞥见它的影子,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棵看似普通的树,到底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本事。
驱虫界的"老大哥"
前些年在老家拆老屋,房梁上的樟木散发着独特的香味,邻居王叔说这味道连白蚁都怕,他家老宅用樟木做檁条,几十年都没遭过虫蛀,可不是嘛,现在市面上那些防蛀香片,很多都添了樟树提取物,记得小时候母亲总把樟树叶揉碎了塞衣柜,那股子辛辣味确实能熏得虫子不敢近身。
去年帮朋友搬家,发现她家祖传的樟木箱完好无损,倒是新买的纸箱早被虫咬得千疮百孔,这让我想起《本草纲目》里说的"樟木辟蠹",古人智慧真不是盖的,不过要提醒各位,现在有些不良商家拿香樟木冒充,真正的防虫樟木应该是断面有明显年轮,敲击声音浑厚的老料。
天然药箱里的常客
说起樟树入药,最有名的当属樟脑,小时候长"猴儿包"(淋巴结肿大),奶奶总会用樟脑丸研碎调醋给我敷,现在才知道这白色小颗粒是樟树的挥发油结晶,《中药大辞典》里明确写着它能"通窍醒神,止痛消肿",不过要特别注意,孕妇和癫痫患者可得慎用。
前阵子去拜访老中医,他拿出个黑褐色的药材,说是提炼过的樟树根,这老头说对付风湿骨痛有绝招,取二两樟树根切片,配上三斤米酒泡足月,每天喝一小盅,我试了下,入口甘苦带辛,喝完浑身暖洋洋的,当然这只是偏方,真生病还是得看医生。
木匠眼里的"香饽饽"
在浙南老家,谁家打新婚家具不用樟木都要被说闲话,这木头纹理细密得像绸缎,放久了还会渗出油光,更绝的是它自带防霉属性,梅雨季节别人家衣柜发霉,樟木柜子照样干爽,不过现在纯樟木家具贵得吓人,懂行的人都会挑带疤结的老料,那种带着自然纹路的反而更有韵味。
去年参观木雕厂,师傅们最爱用樟木雕佛像,他们说这木头软硬适中,刀尖划过会泛起丝绸光感,最神奇的是雕刻时散发的清香,闻着特别提神,不过要提醒新手,买樟木制品别贪便宜,有些是用松木泡药水冒充的,真正的樟木遇水会浮起层油花。
厨房里的隐藏技能
你们绝对想不到,樟树嫩叶还能当调料!去年在江西婺源吃荷包红鲤鱼,鱼汤里飘着几片翠绿的叶子,入口带着薄荷般的清凉,当地大厨说这是三月樟树的芽尖,祛腥增香一绝,不过采摘期只有半个月,过了时节叶子就发硬了。
更绝的是腌咸菜的土方子,我妈总在腌菜坛里放两片樟树叶,她说这样腌出来的萝卜不会发臭,试过几次还真管用,估计是那股特殊气味抑制了杂菌,不过千万记住,必须是新鲜无农药的叶子,不然反倒中毒。
老祖宗留下的生活智慧
在江南农村,每家每户都有本樟树使用手册,小孩长痱子,摘几片樟叶煮水洗澡;书房潮气重,削段樟木块搁角落吸湿;连姑娘们绣的香囊,都要掺点碾碎的樟树籽,这些土法子看着简单,却是几百年摸索出来的生存智慧。
最近发现个新用法——用樟树枝熏艾灸,老针灸师说这比普通艾条穿透力更强,特别适合寒湿体质,我自己试了下,烟雾带着树脂的焦香,灸完穴位热乎乎的,不过操作时要注意通风,这烟熏起来可比艾草呛人多了。
站在小区新移植的樟树下,摸着它粗糙的树皮,突然觉得这哪是普通树木啊,分明就是本活着的《本草纲目》,从驱虫防霉到入药调味,这棵树把全身上下都奉献给了人类,下次再路过老樟树,可别当它是普通行道树,说不定某片叶子正给谁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