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山里朋友说"水鹿浑身都是宝",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夸张说法,直到跟着采药人老周进了一趟秦岭,亲眼见到他们用水鹿角熬膏、拿鹿血泡酒,才真正感受到这种生物在传统养生中的地位,今天咱们就唠唠这水鹿到底有啥神奇功效,不过先说好,现在都是人工养殖的,可别学某些乱捕猎的歪门邪道。
水鹿角:比鹿茸更温和的"骨气宝"
老周掀开陶罐时,那股浓郁的胶香扑面而来。"这是用三岁水鹿鹿角熬的,专补筋骨。"他指着罐底琥珀色的膏体,"很多人分不清鹿茸和鹿角,其实水鹿角是自然脱落的,药性比梅花鹿茸温和,特别适合长期体虚的人。"
去年隔壁王叔摔断腿,老中医就开了水鹿角粉,据说每天用黄酒冲服,连吃三个月,现在阴雨天膝盖都不疼了,我自己尝过那膏,带着淡淡腥味,掺在小米粥里竟意外地顺口,不过老周提醒,孕妇和高热病人千万不能碰,这玩意儿补过头容易上火。
鹿血酒:山里人的"天然伟哥"
第一次见鹿血采集场景挺震撼,养殖户戴着消毒手套,用真空管接住刚割开的水鹿角伤口渗出的血。"必须当天酿制,过了时辰就腥了。"他们把新鲜鹿血兑进50度以上的粮食酒,密封埋在阴凉处。
喝过两次,确实感觉血液循环变好了,村里张伯以前冬天手脚冰凉,喝了两年鹿血酒,现在能光脚踩雪地,不过这酒劲特别大,我每次只敢抿一小口,老中医说每天不超过30毫升,不然血压呼呼往上飙。
鹿胎膏:女人的特殊"月子宝"
养殖场里见到待产的水鹿时,我才明白为啥说"一胎难求",养殖户老李说:"母鹿怀孕五个月时取下的胎胚最珍贵,要配红枣、黑芝麻慢火熬三天三夜。"他媳妇当年流产后体虚,吃了两疗程鹿胎膏,现在孩子都会打酱油了。
不过这玩意儿真不便宜,市价要大几百一盒,而且新鲜鹿胎必须冷冻运输,我们这些外地人只能买烘干制成的丸剂,老李教我个鉴别窍门:真材实料的鹿胎膏遇热会化开,假的就像嚼橡皮糖。
水鹿肉:山珍中的"荤人参"
在养殖户家里吃过次水鹿肉火锅,那肉质比牛肉细嫩,又带着野味特有的嚼劲,老周说这肉性温味甘,冬天吃能御寒,夏天吃不燥热,他们常用当归、黄芪炖鹿肉,给术后病人补身体。
不过可别贪嘴,这肉虽好也讲究适量,我表弟连吃三天鹿肉煲,结果流鼻血,吓得再也不敢天天吃了,老中医建议每周最多吃两次,而且要搭配冬瓜、萝卜这类清热食材。
鹿筋:关节养护的"天然支架"
养殖场角落晾着些白花花的鹿筋,看起来像超大号粉丝,老周演示泡发过程:"要先用米酒蒸软,再文火炖六小时。"他说这玩意儿含胶原蛋白,对骨关节炎特别管用。
我自己试过用鹿筋煮猪蹄汤,确实能让汤头变得黏糊糊的,有个舞蹈老师朋友常年喝这个,现在下腰时膝盖都不响了,不过处理鹿筋特别费功夫,得反复漂洗去膻味,不然煮出来的汤像洗脚水。
现在市面上水鹿制品真假难辨,大家购买时要认准"人工养殖"标识,我参观的养殖场都有林业局发的许可证,每只鹿耳朵都有芯片记录,老周说他们定期给鹿群体检,比伺候祖宗还精心,就为保证药材品质。
最后提醒一句,这些水鹿制品虽好,但只能作为辅助调理,真有病痛还是要看医生,别自己瞎琢磨,就像老周说的:"水鹿是老天爷给的药引子,关键还得搭配正经治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