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咱们农村啊,房前屋后、田埂路边到处都长着宝贝,这些野生草药不花一分钱,却能治百病,老一辈传下来的偏方直到今天还管用,今天就给大伙盘点那些年过节时总派上用场的草木精华,看完记得收藏!
清热解毒"三剑客" 要说春天最亮眼的野草,蒲公英绝对排第一,它那带锯齿的叶子能当野菜拌凉菜,根部晒干泡茶对乳腺结节特别好,记得去年隔壁王婶乳房胀痛,天天喝蒲公英根煮的水,半个月就缓过来了,不过要选叶片完整的,开花的就老得没法用了。
马齿苋可是拉肚子的克星,猪油炒马齿苋能止泻,凉拌吃还能治痔疮出血,有次我家小子吃坏肚子,老太太掐了半筐嫩苗,滚水焯完拌点蒜泥,吃完当天就不跑厕所了,就是怀孕的可千万别碰,这草性子烈着呢。
鱼腥草味儿冲得很,但对付肺热咳嗽真灵,我们这儿都用它炖雪梨,加冰糖蒸两个小时,小孩子咳得整夜睡不着时,喂两口立马安静,不过初次吃的当心反胃,可以先从叶子开始尝试。
止血止痛"急救箱" 不小心割伤别慌,随手揪几片车前草,这草在沟渠边成片长,嚼碎了敷伤口,血止得比创可贴还快,老辈人说它能通淋利尿,熬水喝对尿路感染有奇效,就是味道苦得皱眉头。
艾草家家灶台底下都晒着吧?肚子疼时候揪两片揉碎,热水袋一捂,寒气全赶跑,端午挂艾草不只是习俗,那烟熏过的屋子连蚊子都不敢进,现在年轻人宫寒多,用艾叶煮鸡蛋吃比吃药管用。
说起止血圣手,不得不提夏枯草,麦收时节它紫花花穗特别漂亮,但其实全草都是宝,捣烂外敷治刀伤,煮水擦洗荨麻疹,连熬夜上火长的疙瘩,用鲜草汁抹两次就消下去。
祛风除湿"老中医" 阴雨天关节痛,苍耳子来帮忙,这浑身带刺的小东西,炒热了裹毛巾敷膝盖,比膏药还顶用,我们村刘大爷二十年老寒腿,秋收后攒够三大兜,每天热敷现在能下地干活了。
威灵仙长在石头缝里,细藤能爬半面墙,风湿骨痛就用它泡酒,高度白酒淹过药材,泡足一个月,每天早晚喝一小盅,注意别贪杯,这玩意儿药劲大。
老话说"八月扎枝当柴烧",其实五爪金龙(络石藤)才是风湿克星,新鲜藤蔓煎水泡脚,泡完浑身毛孔张开,寒湿气顺着汗珠往外冒,不过孕妇千万离远点,这藤子活血太猛。
调理脾胃"养生堂" 鸡内金不是金子,是鸡胗里的黄膜,小孩积食不消化,把这层膜焙干碾碎,拌红糖冲水喝,比健胃消食片还管用,我们娃每次吃多了闹肚子,祖奶奶就翻出瓦罐里的存货。
溪边芦苇丛里的芦根,可是清火神器,夏天挖新鲜的,洗净切段煮水,放点冰糖就是天然凉茶,尤其吃火锅烧烤后,咕嘟咕嘟灌两大碗,第二天嗓子不带哑的。
陈皮不用买药店的,自家橘子皮就行,摊开晒到发脆,铁锅小火翻炒,喷点白酒锁香,冬天炖肉放几片,满屋飘香还化痰止咳,比买的陈皮醇厚多了。
妇科圣手"女人花" 月季花苞泡茶,专治月经不调,选刚泛红还没开的骨朵,沸水焖五分钟,加蜂蜜早晚各一杯,我们村头张嫂子结婚三年没动静,喝了半年花茶,去年添了个大胖小子。
益母草名字就透着温暖,产后恶露排不净,整捆煮水洗澡,记得要用新鲜带籽的,晾干的药效减半,不过这草寒性重,平时当茶喝要搭生姜中和。
说起草药就想起小时候,奶奶总带着我去认各种野草,如今农药打得多了,有些草药越来越难找,但只要留心,田埂石缝里还是藏着老祖宗留下的健康密码,下次回家不妨带上懂行的老人,把这些天然药库的故事记下来,说不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