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乡间小道、庭院墙角,牵牛花那娇艳的身影随处可见,你可别小瞧了这不起眼的小花,它可是藏着不少令人惊叹的功效呢。
牵牛花,学名 Pharbitis nil(L.)Choisy,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,蔓生茎细长,约 3 - 4 米,全株多密被短刚毛,叶互生,戟形或卵状披针形,宛如一把把小巧的绿扇,它的花酷似喇叭,有红、蓝、紫、白、粉等多种颜色,清晨绽放,傍晚闭合,恰似吹响了一日的晨号与夜曲,这般惹人喜爱的牵牛花,早在古代就被医者慧眼识珠,挖掘出了诸多药用价值。
从中医视角来讲,牵牛花性寒,味苦,有毒,归肺、肾、大肠经,其逐水消肿、祛痰涤饮、杀虫攻积之效堪称一绝,想那水肿腹胀之人,体内水湿泛滥成灾,牵牛花登场,便能如利水先锋,凭借其苦寒泄降之性,迅猛通利二便,驱使多余水湿滚滚而出,仿若疏通淤塞的河道,让身体重归清爽,古时民间,遇小儿疳积、腹部硬实胀满,牵牛花联合其他消积导滞良药,轻轻巧巧化解积滞,为孩子脆弱肠胃撑起一方晴空。
牵牛花籽更是精华所在,富含树脂苷类、花色苷等活性成分,是药理功效的“中流砥柱”,现代研究证实,牵牛花籽提取物对多种癌细胞有抑制作用,虽还在科研攻坚阶段,却已初露抗癌锋芒;它还能刺激肠道蠕动,如同给肠道添了一位勤劳“助推器”,对付便秘轻松自如;抗炎抗菌方面,碰上咽喉肿痛、痈肿疮毒,牵牛花外用内服皆可行,助力身体击退炎症“大军”。
牵牛花虽有千般好,毒性也不容小觑,其所含生物碱,过量食用轻则腹痛腹泻、恶心呕吐,重则休克昏迷,危及性命,故而使用时务必谨遵医嘱,把控剂量,切不可自行盲目滥用,以免“引毒上身”。
在日常食疗领域,牵牛花也有一席之地,洗净焯水后,与鸡蛋、面粉搅匀煎饼,早餐来上一口,软嫩鲜香;或是做成牵牛花粥,小火慢熬,米花交融间尽是田园风味,既饱口福,又借微弱药力调养身体,一举两得,但需牢记,每次用量宜少,浅尝辄止方为妙。
牵牛花于园林之中,是攀援绿化高手,植于篱笆墙下、阳台栅栏,短短数日便能爬满一片,繁花盛开如瀑,为钢筋水泥丛林添一抹盎然生机;剪下几枝插瓶,桌案窗台顿生活色生香,美不胜收。
总的说来,牵牛花仿若大自然馈赠的精巧“药匣子”,集观赏、药用、食用价值于一身,只要我们怀敬畏之心,善用其长,它就能在健康养生、美化生活里大放异彩,续写属于自己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