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老一辈提起"屈头鸡",说是山里的宝贝,我一开始还以为是某种野味,后来查资料才发现,这竟是一味藏在深山里的中药瑰宝!今天就带大家揭开它的真面目,看看这个土名叫"屈头鸡"的植物到底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。
屈头鸡到底是何方神圣?
在南方山区,特别是两广地带,老药农口中的"屈头鸡"其实学名叫钩藤,为啥叫这么个怪名?原来这种藤本植物的茎秆天生带着独特的弯曲弧度,像极了低头蜷缩的鸡脖子,加上煎药时会泛起细密的泡沫,活脱脱像煮鸡羹时的模样,这形象的土名便流传开来。
别看它长相普通,可在《本草纲目》里早有记载:"钩藤甘寒,除心热,平肝风",现代研究更是发现,这弯弯藤条里竟含有钩藤碱、异钩藤碱等28种特殊生物碱,堪称天然的"血管清洁工"。
三大核心功效,用过的都说好
-
平肝熄火的"降压高手"
现在生活压力大,很多人长期熬夜导致肝阳上亢,血压像过山车似的忽高忽低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常能见到屈头鸡,它就像给血管做按摩,能帮助舒张血管,广东一带的老街坊们常用它煮水当凉茶喝,特别是更年期女性,喝上两周就能感觉心里那团火慢慢平息下来。 -
安神助眠的"天然安定"
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?试试用屈头鸡煮鸡蛋,把30克藤茎切碎,和带壳鸡蛋一起炖煮,睡前喝汤吃蛋,这法子在广西农村传了几辈人,很多失眠患者坚持半个月,就能明显感觉入睡快了,半夜醒的次数也减少,要注意的是,煮过的鸡蛋会变成褐色,这是正常现象。 -
祛风通络的"筋骨良药"
常年坐办公室的白领、干农活的乡亲们都适合备用,取鲜品捣烂敷在关节处,或者晒干后泡酒擦拭,对肩颈僵硬、腰腿疼痛特别管用,我邻居王叔风湿腿疼多年,用屈头鸡配威灵仙熬水洗脚,现在上下楼梯都利索多了。
这些妙用偏方,试过的都说绝
• 小儿夜啼镇静方
新生儿肠绞痛闹夜时,老辈人会用屈头鸡5克加蝉蜕3克,煮沸后放温给孩子擦身,能起到安神作用,注意避开眼睛和口鼻,婴幼儿皮肤娇嫩,建议先小面积试用。
• 解酒护肝汤
应酬喝酒前,抓10克屈头鸡加葛根煮水喝,这组合能加快酒精代谢,第二天起来头不晕,我自己试过,喝完酒第二天照常上班,确实比之前舒服多了。
• 湿疹止痒秘方
新鲜屈头鸡捣汁,混合少量麻油涂抹患处,隔壁陈婶家小孩满身红疹,涂了三天就消退大半,不过敏感肌要先在耳后试敏,以防过敏。
使用禁忌要牢记
虽然屈头鸡好处多,但并非人人适用,孕妇要绝对忌口,它活血通经的特性可能引起胎动不安,体质虚寒的人(常年手脚冰凉、怕冷)也要少用,建议搭配黄芪、当归这类温补药材中和寒性,治疗高血压时不能替代降压药,只能作为辅助调理。
选购保存有诀窍
真正的野生屈头鸡表面有银白色绒毛,断面黄白色,闻着有淡淡青草香,现在市面上多是人工种植的,挑选时选茎条均匀、无霉斑的,保存时阴干后密封,最好放冰箱冷藏,否则容易生虫,我一般买5斤晒干的备着,全家能用一年。
这弯弯藤条里藏着的养生智慧,都是老祖宗在山野间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,不过要提醒大家,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具体用量最好咨询中医师,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,可别盲目跟风乱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