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路边的杨柳树,大家最熟悉的大概是春天飘絮的柳条和夏日遮阳的树荫,但要是问起埋在土里的树根能不能入药,估计十个人里有九个要摇头,其实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树根,可是藏着不少养生智慧,今天就带大家揭开杨柳树根的"秘密"。
祛风除湿的"土方子"
在北方农村,老一辈人常说"柳树根熬水,老寒腿有救",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,中医典籍里早有记载,柳树根性平味苦,能祛风湿、利关节,邻村王大爷年轻时在冰窖干活落下病根,每到阴雨天膝盖就疼得厉害,后来用柳树根切片晒干,每天泡茶喝,不出半个月就说关节轻松多了。
这里有个实用小方:取新鲜柳树根洗净切片,和着红糖腌渍三天,之后每天取两三片泡水,不过要提醒的是,柳树根性凉,体质虚寒的朋友最好搭配生姜一起煮。
利尿消肿的"天然良药"
前阵子楼下刘婶水肿得厉害,脚脖子一按一个坑,老中医给开了个偏方——杨柳树根煮水,将柳树根和玉米须各抓一把,加水慢炖半小时,代茶饮用,没想到连喝三天,水肿消了大半,原来柳树根含有天然的皂苷成分,能促进多余水分排出,对久坐族、孕妇水肿都特别管用。
消炎止痛的"应急法宝"
去年端午节采艾草时,不小心被野草划伤小腿,又红又肿,外婆从院角挖了段柳树根,捣碎敷在伤口上,凉丝丝的汁液刚碰上伤口,刺痛感就减轻大半,现在想想,这大概就是柳树根里特有的水杨酸在起作用,和某些消炎药成分类似呢。
调理肠胃的"温和偏方"
现代人饮食不规律,十个人里有八个胃不好,我们办公室小李就是典型,经常胃胀气,后来听老家亲戚说了个土方:春天挖些嫩柳树根,洗净切碎,和着陈皮、山楂一起腌制,每天早饭前嚼几片,说是能开胃消食,小李试了两个月,果然很少再喊胃疼了。
外用止血的"急救专家"
小时候在河边玩耍,总能看到大人折段柳枝当"止血带",其实柳树根的妙用更大,把树根外皮剥下晒干,遇到小伤口直接敷上,止血效果比创可贴还快,特别是被铁器划伤时,撒点柳树根粉能预防感染,这招在工地上流传很广。
不过要特别注意,城市绿化带的杨柳树可能打过农药,采挖时一定要选郊外无污染的,另外柳树根虽好,但过量服用可能伤脾胃,建议每天用量不超过15克,像孕妇、经期女性这类特殊人群,使用前最好咨询中医师。
这些藏在泥土里的养生智慧,其实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,下次在公园散步时,看到那些粗壮的杨柳树根,可别再当成普通树根了,任何偏方都不能替代正规治疗,但了解这些传统用法,关键时刻说不定能派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