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些天去武夷山采风,当地茶农递给我一杯褐色的茶汤:"这是我们祖辈喝的大茶根茶,比金银花还下火!"看着杯底蜷缩的树根,我着实被这个民间偏方惊艳到了,回来查资料才发现,这个在闽北深山流传百年的"土方子",竟是连《本草纲目》都记载过的养生宝贝。
【一、从倒掉的废料到养生明星】 要说大茶根的来历,得先从武夷岩茶说起,以前茶农采摘茶叶时,习惯把老茶树根部挖出来当柴烧,直到有位老茶农发现,每次喝过这种树根煮的水,喉咙痛好的特别快,后来经研究发现,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根系里,藏着比茶叶更丰富的活性成分,现在就连某红书上都有不少养生博主晒"茶根陈皮饮",说是熬夜救星。
【二、五大功效打破认知】
-
天然消炎药:去年换季时我嗓子肿得像含了核桃,试了闺蜜推荐的茶根甘草汤,把晒干的茶根切碎加冰糖炖煮,连喝三天,那种从喉咙深处消散的灼热感至今记得,后来查论文才知道,茶根含有的没食子酸含量是绿茶的3倍,抑菌效果堪比青霉素。
-
肝脏守护者:经常应酬的表哥体检出脂肪肝,老中医给开了个偏方:每天用茶根+山楂煮水,坚持两个月后再查,转氨酶指标下降明显,现代研究显示,茶根中的黄酮类物质能加速酒精代谢,减少脂肪在肝脏沉积。
-
血糖平衡器:隔壁王奶奶用茶根泡醋吃了二十年,78岁还没糖尿病并发症,日本学者做过实验,茶根提取物能提高胰岛素敏感度,特别是对餐后血糖波动有平缓作用,堪称天然α-葡萄糖苷酶抑制剂。
-
肠胃清道夫:有个有趣的现象,武夷山茶农很少患胃病,原来他们每逢消化不良,就会嚼几片新鲜茶根,茶根含有的特殊黏液质能形成胃黏膜保护层,对幽门螺杆菌抑制率达92%(数据来源:《中药药理研究》)。
-
血管清洁工:最让我惊讶的是它的抗凝血功能,台湾中央研究院实验证明,茶根多糖能让血液黏稠度下降27%,原理类似阿司匹林但更温和,难怪当地老人普遍血管弹性好,90岁还能爬山采茶。
【三、这样吃才有效】 别看都是煮水喝,不同搭配效果差很大,上火咽痛配菊花,消化不好加陈皮,熬夜护肝搭枸杞,最特别的是福建那边的"三根汤"——茶根、葛根、芦根各10克,小火慢炖2小时,据说能通全身经络,不过要避开铁锅煮,活性成分会和金属反应失效。
【四、这些人要慎用】 虽然茶根性平,但孕妇和经期女性要远离,有次采访中医院主任,特别强调茶根活血力强,子宫肌瘤患者不宜,还有体质虚寒的人建议搭配生姜,单独饮用可能伤脾胃阳气。
现在我的办公桌常备着晒干的茶根片,每当加班眼睛发涩就泡一杯,比起动辄几百块的保健品,这种山里来的"丑东西"反而更实在,当然啦,再好的偏方也不能替代治疗,要是真生病还是得去医院,毕竟咱们喝茶根,图的就是那份来自大山的天然馈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