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里人的宝藏!竹筒蜂竟有这么多好处?

一归堂 2025-05-21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前些天去湘西丈母娘家,发现后山竹林里挂了好多被锯开的竹筒,正纳闷呢,丈母娘神秘兮兮地掏出个塑料瓶,里面蠕动着乳白色的蜂蛹:"这可是咱们苗家祖传的宝贝,城里人花大价钱都买不到!"这才解开了我心里多年的疑惑——原来那些挂在竹筒里的,竟是被称为"竹筒蜂"的天然珍品。

藏在竹筒里的"动物人参" 要说这竹筒蜂的来历,可得从它们特殊的安家方式说起,每年清明前后,体型娇小的蜂群会在甜竹的竹节里筑巢,把竹节啃出蜂窝状的小孔产卵,等到七月末,蜂蛹在竹筒里长得晶莹饱满,这时候有经验的山民就会带着特制的工具来采收,听村里八十岁的刘老爷子说,他小时候跟着爷爷进山,专找那种表皮泛青的三年生壮年竹,这种竹子产出的蜂蛹最是肥美。

老祖宗留下的养生秘方 在黔东南的苗寨,家家户户都有腌制竹筒蜂的传统,去年在雷山县碰到位百岁老人,她每天早晨都会用银勺挖两粒生蜂蛹直接嚼服,问起缘由,老人笑着说:"这东西比人参还金贵,吃了二十年连感冒都少了。"后来查县志才知道,当地早有"蜂蛹炖土鸡,赛过老山参"的说法,现在苗医还会用蜂蛹配药,治疗风湿关节痛特别灵验。

现代人追捧的天然营养库 前几年省农科院做了检测,每100克竹筒蜂蛹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8克,氨基酸种类比鸡蛋多3倍,更难得的是含有珍贵的蜂毒肽和王浆酸,这两种成分对调节免疫特别有好处,隔壁王姐就是例子,自从每天早餐拌蜂蜜吃蜂蛹,她说以前动不动就感冒的毛病好多了,不过要提醒的是,蜂蛹表面的金色绒毛容易致敏,第一次吃最好蒸熟再试。

厨房里的百变山珍 别看竹筒蜂听着吓人,其实是道难得的美味,贵州人喜欢用酸汤煮蜂蛹,加几片番茄和木姜子,酸辣鲜香特别开胃,云南那边流行油炸,裹上面粉炸到金黄酥脆,下酒最合适,最绝的是广西巴马的吃法,把蜂蛹塞进掏空的青瓜里,淋上米酒封坛发酵,三个月后开坛满屋飘香,不过记得要挑当天采收的新鲜货,变色或有异味的千万不能吃。

选购时的火眼金睛 市面上打着"竹筒蜂"旗号的陷阱可不少,正宗的竹筒蜂应该带着淡淡竹香,切开后能看到琥珀色的蜂蜡层,某宝上那些真空包装的"蜂蛹罐头"要警惕,很多是用柞蚕蛹冒充的,建议找相熟的山货店老板预订,或者趁旅游机会去原产地买,今年端午在张家界景区,就看到瑶族阿嫂现场劈开新鲜竹筒,金灿灿的蜂蛹还在微微颤动,那场面才叫震撼。

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尝鲜 虽然竹筒蜂营养丰富,但有几类人要特别注意,刚做完手术的病人、孕妇、以及海鲜过敏体质者最好别碰,去年邻居张叔贪嘴吃多了,结果浑身起红疹进了医院,还有千万别生吃,寄生虫风险不说,那股子野性十足的口感一般人真受不了,建议初次尝试者从烤蜂蛹开始,外焦里嫩更容易接受。

最近逛超市发现,连进口保健品都开始模仿竹筒蜂的功效,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明白"药食同源"的道理,只是这些藏在深山里的宝贝还没被过度开发,下次去山区玩,不妨带几筒回家,但切记要适量食用,毕竟再好的东西也得讲究个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