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肝炎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"难治""传染",甚至有人觉得得了这病天都要塌了,其实咱们老祖宗对付肝病可有一套,那些藏在药柜里的草根树皮,说不定比西药片更懂怎么哄好咱们的"小心肝",今天就聊聊中医是怎么用草药给肝脏擦擦洗洗的。
要说肝炎这个病,西医把它分成甲乙丙丁戊五个型号,像乙肝这种病毒携带者全国都有七八千万,但中医不管这些花里胡哨的分类,老中医搭脉看舌苔就能断个八九不离十——肝区隐痛?口苦咽干?胁肋胀闷?再来个"肝胆湿热""肝气郁结"的诊断,准保让你点头称是。
《黄帝内经》里早说过"肝主疏泄",这器官就像人体的污水处理厂,负责解毒排污,要是哪天流水线堵了,毒素排不出去,黄疸、乏力、食欲不振这些毛病就找上门了,这时候中医开的药方,就跟拿着小铲子疏通河道似的。
说到护肝中药,五味子绝对是当红明星,这酸溜溜的小果子既能补气养肝,又能促进肝细胞修复,熬汤喝上几周,转氨酶指标都能往下掉,不过别贪嘴,每天嚼几颗就行,吃多了舌头都得酸成麻花了。
蒲公英堪称"平民护肝草",田间地头随手一揪就是一捧,晒干了泡茶喝,清肝火利小便,特别适合那些熬夜打游戏、啤酒烧烤样样来的年轻人,要是嫌苦可以加两勺蜂蜜,喝着像青草味奶茶,不知不觉就把肝毒排了。
真正厉害的还得数茵陈蒿,这味药专治黄疸,新鲜嫩芽拌豆腐能吃,晒干煮水洗澡还能去黄,记得小时候村里谁家娃娃得了"黄病",老人总会去田埂揪一把回来熬汤,那苦涩味现在想起来还犯恶心,但确实管用。
柴胡配白芍是经典组合,一个疏肝解郁,一个柔肝止痛,上班族压力大总叹气,两肋胀痛得像绑了绷带,这时候抓点这两味药煮水喝,比什么解忧饮料都顶用,不过孕妇可得躲远点,柴胡性子烈,伤着胎气可不好玩。
甘草简直就是中药界的万金油,熬药时丢几片进去,不仅能调和诸药,还能给受损伤的肝细胞裹层"保护膜",但这东西可不能当糖豆嗑,过量会水肿,月子里的产妇更要忌口。
说个真事,我邻居王叔十年前查出慢性肝炎,西医说只能控制很难断根,后来他背着竹篓满山采药,鱼腥草、垂盆草、叶下珠轮换着吃,配合艾灸穴位,硬是把各项指标调正常了,现在天天骑着自行车给人送中药,精神头比小伙子还足。
不过话说回来,中药调理讲究"润物细无声",别指望喝两天药汤就能逆转肝硬化,那些古方小金丸、鳖甲煎丸都得按疗程吃,关键是要改掉伤肝的臭毛病——熬夜追剧、顿顿大鱼大肉、憋着怒火不敢发,再好的中药也架不住这么糟蹋。
现在有些中成药做得挺贴心,像葵花护肝片、复方甘草酸苷胶囊,上班一族随身带着很方便,但要想根治,最好还是找老中医开方子,毕竟每个人的体质比指纹还独特,别人有效的方子未必适合你。
最后提醒一句,中药调理要定期查肝功能,别学某些老人家盲目信偏方,当年我们村有个大爷听信"癞蛤蟆炖冰糖"治肝癌,结果中毒进医院,这事到现在还是笑谈,所以说中西医搭配着来,才是养护肝脏的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