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呦喂!最近老有粉丝问我:"白头翁这味中药到底长啥样啊?名字怪可爱的,是不是白色的小老头?"哈哈,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自带喜感名字的中草药!别看它叫"白头翁",其实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草本植物,还是中医眼里的"清热解毒高手"呢!
【第一眼看到白头翁:这货居然是棵野草?】
第一次在山里见到白头翁时,我差点把它当杂草踩过去,这玩意儿个头不高(30-50厘米),茎杆细瘦发紫,叶子倒是挺茂盛的,像极了桑树的叶子,不过表面有层细细的绒毛,摸起来刺刺的,最搞笑的是它的花——顶着一头银白色"头发",远看就像个穿紫衫的老头子在风中甩刘海!
后来查资料才知道,这"白发"其实是它特有的绒球状花序,每到春天,枝头就会冒出拳头大小的白毛毛团,仔细瞅还能看见中间藏着黄澄澄的花蕊,老中医说这才是正宗白头翁的标志,就像给每朵花戴了顶羊毛毡帽子。
【根才是精华!挖出"龙须"别扔了】
别看地上部分平平无奇,白头翁的看家本领全在土里!它的根又细又长,像一堆乱糟糟的白胡须,还带着黏液,有经验的采药人专挑秋天挖根,这时候根茎饱满得像泡过水的龙须面,不过新鲜根茎有毒可不能吃,得晒干后才能入药。
市面上常见的白头翁药材都是切成寸段的细根,外皮灰褐色带纵向皱纹,断面却是黄白色的,老药店掌柜教我个诀窍:真品白头翁根茎轻掰就断,假的往往韧得像塑料绳。
【警惕!这些"李鬼"千万别认错】
野生白头翁主要长在山坡荒地,但它有个双胞胎兄弟叫"委陵菜",长得贼像!两者最大区别是花序颜色——委陵菜开黄花,而正品白头翁必须是雪白的毛绒球,还有人把毛茛科其他植物的根当白头翁卖,记住正宗的嚼起来有点麻舌感,假货可能辣得你跳脚!
【从"路边野草"到抗疫功臣】
别看白头翁不起眼,《神农本草经》早就记载它能治热毒血痢,去年张伯礼院士团队研究发现,它含有的皂苷成分对新冠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,不过可别自己瞎折腾,这玩意儿生用有毒,必须经过炮制才能治病。
现在正是白头翁开花的季节,要是在郊外碰到千万手下留情,拍拍照就行,采挖可是违法的哦!下次去中药铺记得看看柜台里的"白发老头",说不定就能认出这个低调的抗疫小英雄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