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朋友抱怨"一到下午就犯困",其实老祖宗早就看透了这个问题,中医讲究"子午流注",把一天分成十二时辰对应人体经络,午时(11点-13点)正是心经当令的时候,这时候别说上班族盯着电脑犯迷糊,就连退休的王大爷都说"午饭后总要眯半小时"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,怎么用中药智慧唤醒午间活力,让下午不再和眼皮打架。
【午时养生的玄机】 老中医常说"中午不睡,下午崩溃",这话真不是吓唬人,午时阳气最盛,就像正午的太阳晒得人发蔫,这时候特别容易耗伤心气,很多白领明明早上生龙活虎,到了下午就胸闷气短,其实都是心气被暗耗的结果,我隔壁陈医生有个偏方:用5克西洋参片泡水,上午喝完,整个下午都精神抖擞,这西洋参又叫花旗参,性凉能补气,最适合这种"虚火旺"的亚健康状态。
【药食同源的午间补给】 说到中药调理,可别想着要喝苦汤药,我认识的一位中医妈妈,每天给上初中的儿子准备"提神茶":黄芪5克+枸杞8粒+红枣2颗,开水焖泡,这组合看着普通,实则暗藏玄机——黄芪补气,枸杞养肝,红枣健脾,正好应对学生党用眼过度、久坐伤气的问题,她说儿子喝了两个月,连感冒都少犯了,下午自习再也不趴桌子。
【办公室也能做的养生功】 前阵子去拜访做针灸的刘医师,她教了个懒人保健法:午休前用手掌根揉按"内关穴"(手腕横纹三指处),这个穴位通心经,按到酸胀感就行,配合深呼吸效果更好,她自己常年对着电脑,就是靠这个土方法缓解视疲劳,要是觉得揉穴位麻烦,可以准备个小喷壶装点薄荷水,犯困时往太阳穴轻轻一喷,那股清凉劲儿比咖啡还提神。
【那些年错过的午睡秘诀】 很多人以为午睡就是趴在桌上眯会儿,其实大有讲究,中医建议午休"子时觉不如午时休",但超过30分钟反而更困,我试过用决明子做个小药枕,放在脖子后面靠着休息,既能护颈又能明目,要是实在没条件,学学古人"闭目养神",配合腹式呼吸:吸气鼓肚子,呼气瘪肚子,来回五分钟,比打盹还解乏。
【给夜猫子的特别提醒】 现在年轻人流行熬夜,到了中午全靠咖啡续命,但咖啡喝多了伤胃阴,这时候不如改喝"麦冬乌梅茶":麦冬5克+乌梅2颗+冰糖少许,这个搭配既能生津止渴,又能收敛虚火,特别适合熬夜后口干舌燥的情况,我同事小李试了半个月,说以前午休起来嘴苦头疼,现在这些毛病都好多了。
最后说个冷知识:古人把午时称为"日晷之极",这时候晒太阳能补阳气,要是公司有窗台,不妨把键盘挪到阳光下,边打字边晒后背(别晒脸会黑),这比任何补品都实在,毕竟《黄帝内经》早就写着"无厌于日,必待日光",当然要是实在没条件,记得每隔一小时站起来活动筋骨,毕竟"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"的道理,老祖宗早就替我们试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