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
哎呦,说起胃疼胃胀,谁还没经历过几次“酸爽”?吃饱了撑得慌,饿久了咕咕叫,冷饮喝多了绞着痛……这些年我可没少被折腾!后来跟一位老中医邻居唠嗑,他掰着手指头说:“胃病三分治七分养,但急起来还得靠祖宗传下来的方子!”今天我就把这压箱底的干货掏出来,都是实打实的中药方,看完记得收藏,关键时候能救命!
胃疼胃胀为啥总缠上你?先摸清楚背后的原因!
很多人以为胃疼就是饿或者撑,其实根本没那么简单!老中医说,胃病就像“情绪垃圾桶”——压力大、吃饭急、冷热不忌、爱吃重口味,这些都会让胃发出抗议信号。
- 吃得不对:火锅烧烤配冰啤,奶茶炸鸡当夜宵,肠胃能不“罢工”吗?
- 情绪作怪:生气时胸闷,焦虑时反酸,肝气郁结全憋在胃里了。
- 体质问题:有人天生脾胃虚,稍微受凉就胀气;有人湿热重,吃啥都返酸。
搞清楚自己是哪种“胃”,才能对症下药!下面这几个经典方子,专治各种不服!
5个中药方子,对付胃疼胃胀各有绝招!
寒湿型胃痛(一吹风就疼,热敷能缓解)
典型症状:天冷或吃凉食后胃痉挛,疼得直冒冷汗,暖宝宝贴着舒服。
推荐方子:姜枣花椒水
- 配方:生姜5片、红枣5颗(去核)、花椒3克,煮水喝。
- 原理:生姜驱寒,红枣补中益气,花椒温中散寒,三味一煮,寒气立马退散!
- 注意:适合受寒突发疼痛,长期胃热的人喝了可能上火。
我同事小王,有次加班半夜胃疼,蜷成虾米,喝了这个汤半小时就不颤了,他说:“这哪是药啊,简直是救驾神汤!”
积食型胃胀(吃多了撑得慌,口臭还便秘)
典型症状:肚子鼓成球,打嗝带酸味,放屁特臭,舌苔厚腻。
推荐方子:焦三仙山楂饮
- 配方:焦山楂10克、焦麦芽10克、焦神曲10克,沸水焖泡20分钟。
- 原理:这三味药专门“吃货救星”,消肉食、米面、痰湿三种积滞,堪称肠道清道夫!
- 注意:孕妇禁用,体质虚弱者减量。
亲测有效:上次家庭聚餐吃撑了,晚上躺床上感觉胃里翻江倒海,喝了两天这个茶,居然默默通便了……
气滞型胀痛(生气后胃胀,两胁闷堵)
典型症状:情绪一激动就胀气,嗳气打嗝,女同志生理期前尤其明显。
推荐方子:玫瑰佛手茶
- 配方:玫瑰花5朵、佛手片6克、陈皮3克,开水冲泡代茶饮。
- 原理:玫瑰花疏肝解郁,佛手理气和胃,陈皮化痰湿,一杯下肚,气顺了胃就松快了!
- 注意:体虚乏力者加黄芪,阴虚火旺者慎用。
我妈常用:她一跟我爸吵架就胃胀,喝这个茶边喝边叹气:“哎呀,这气总算顺了!”
湿热型烧心(反酸、口苦、舌头黄腻)
典型症状:吃完辣的烫的就火烧火燎,半夜反酸呛醒,大便黏马桶。
推荐方子:蒲公英芦根饮
- 配方:蒲公英5克、芦根10克、白茅根5克,煮水喝或放保温杯焖泡。
- 原理:蒲公英清胃火,芦根利尿排毒,白茅根凉血,三味联手灭掉湿热!
- 注意:胃寒的人别喝,否则拉肚子更惨。
闺蜜反馈:她爱涮火锅,有段时间反酸到喉咙灼痛,喝一周这个方子,居然能好好睡觉了!
脾胃虚寒型隐痛(空腹疼,吃点东西缓解)
典型症状:饿的时候胃隐隐作痛,手脚冰凉,吃凉水果就难受。
推荐方子:姜桂枣蜜羹
- 配方:干姜片5克、肉桂粉3克、红枣10颗(剪碎),加水煮20分钟,调入蜂蜜。
- 原理:生姜肉桂暖脾胃,红枣蜂蜜补气血,特别适合“冰箱胃”!
- 注意:上火咽痛时停用,糖尿病患者少放蜂蜜。
老爸亲身试验:他年轻时落下胃病,现在每天早上喝一碗,连说“胃里像穿了件棉袄!”
小心!这些坑千万别踩!
- 别拿偏方当仙丹:有人听说“嚼丁香治胃痛”,结果口腔溃疡烂了嘴!中药讲究配伍,单味滥用可能伤身。
- 对症才能下药:寒湿型胃痛喝清热茶,等于雪上加霜!先分清楚自己的体质再动手。
- 急性发作快就医:如果疼得打滚、黑便呕吐,赶紧去医院,别指望几块钱的草药救命!
养胃终极秘诀:三分治七分养!
光靠吃药不够,日常习惯才是根本!
- 吃饭七分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