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颗小白丸藏着千年智慧!这些白色圆型中药你认得几个?

一归堂 2025-04-25 科普健康 1606 0
A⁺AA⁻

最近整理药箱时翻出几颗奶白色的小药丸,圆滚滚像鱼目珠子,凑近闻还有股淡淡的草香,老中医说这叫"白药籽",是川贝母的古法炮制品,看着这不起眼的小圆片,倒让我想起那些藏在中药房里的白色圆形宝贝,个个都是救命的仙丹。

川贝母:咳嗽克星的真面目

第一次见川贝母是在同仁堂的玻璃罐里,像剥了壳的龙眼肉,表面还带着细密的纹路,老药师说这可是"肺家七圣"之首,对付燥咳比冰糖炖梨还管用,去年我闺女半夜咳得撕心裂肺,含着半片川贝立马止住,那效果比西药还快,不过真正的川贝母价格不菲,药店里二十块一克的才是正经货,那些雪白透亮的多半是平贝母冒充的。

辨别川贝有个笨办法:正宗的松潘川贝放在手里轻捏会粘手,因为含有天然滋润成分,现在有些商家用硫磺熏得雪白,反而失去了药性,记得要选表面带黄斑、断面像糯米糕那种,熬梨汤时放两三粒,整个屋子都飘着药香。

白芍:痛经女孩的暖宝宝

上个月陪闺蜜抓药,看见药房师傅从大陶罐里舀出圆白片,像生姜又带着丝丝甜味,这就是被古人称为"女科之花"的白芍,老中医说痛经分四种,气滞血瘀的用酒白芍,寒凝的要炒焦,配上当归黄芪就像给子宫敷热毛巾。

有次在亳州药材市场见到刚挖的白芍,拇指大的根块沾着泥,切成鱼饵状晒干后就成了药房里的圆片,现在市面上有用三棱菊根染色冒充的,记住真白芍断面有明显的菊花纹,放在嘴里嚼会发粘,痛经严重的姑娘可以试试白芍甘草汤,煮出来甜甜的像红枣茶。

茯苓:健脾祛湿的地下雪球

前年去云南找药材,在哀牢山见到刚挖的茯苓,白白胖胖像山药,切开后还有松香味,老药农说这是"四时神药",春天祛湿夏天解暑,秋天润肺冬天养胃,药房里切成圆币状的白茯苓,泡水会浮在水面打转,假的则直接沉底。

现在超市卖的茯苓饼其实没多少真材实料,真正药用的要选切面光滑、握在手里不粘牙的,去年梅雨季节我浑身困重,用茯苓煮粥连吃三天,感觉身体里的湿气像汗水一样蒸出来,不过肾虚的人要慎用,就像干燥剂不能随便吃一样。

芡实:补肾高手的马甲秘密

在苏州葑门横街见过炒芡实,铁锅里砂子烫得噼啪响,原本尖尖的刺壳变成圆溜溜的玉珠,这种睡莲科的种子可是乾隆爷的长寿秘方,《红楼梦》里也多次出现,药房里的芡实都去了外壳,像缩小版的围棋子,煮汤时会浮起一层黏液,这才是补脾肾的精华。

新鲜芡实干嚼有点涩,必须文火久炖才软糯,现在市面上有用廉价的刺芡实染色冒充,记住真货煮透后会自然开裂,像开花的莲子,肾虚尿频的中老年可以配山药枸杞炖汤,喝一个月就能见效。

这些白色小圆片看似普通,却承载着千年用药智慧,就像川贝母要选松潘产的"珍珠炉贝",白芍必须用杭白芍的"馒头片",茯苓要挑云南产的"云苓",下次去中药房别光看颜值,多问问产地炮制方法,毕竟这些小白丸里藏着老祖宗的大智慧,不过再好的补药也不能瞎吃,就像人参吃错也中毒,用药前还是要找明白人把脉开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