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里的实子到底是啥?揭秘这几味养生妙药

一归堂 2025-04-26 科普健康 1601 0
A⁺AA⁻

"中医说的'实子'是啥药材?"其实啊,这"实子"八成是方言发音闹的误会,今天咱就来唠唠那些名字带"实"或者"子"的中药,保准让你听完直拍大腿——原来这些宝贝我早就见过!

【第一味:栀子——熬夜党的"泻火神器"】 要说最接地气的"实子",非栀子莫属,这玩意儿学名叫栀子,但老辈人都叫它"山黄栀",记得小时候邻居家院子里就种着棵栀子花树,白花瓣黄蕊,香得能飘半条街,可您知道吗?这花儿还没开的时候,那青绿色的小果子才是正经药材。

前阵子我连着加班三天,嘴角起泡嗓子冒烟,老妈从柜子里翻出个铁盒子,里面全是晒得发黄的栀子干。"抓一把放保温杯,开水焖着喝。"结果当天下午,那股子焦灼的火气就像被冷水浇头的气球,"噗"地就瘪了,现在办公室抽屉里常年备着,同事都管我这当"灭火器"。

不过要提醒各位,栀子性寒得像块冰砖,体寒的朋友别学我直接泡水喝,可以配上两三颗红枣,既能清热又不伤胃,去年给隔壁王婶调理更年期潮热,就是用栀子配豆豉,这古方子在《伤寒论》里都记着呢。

【第二味:枳实——肠胃拥堵的"破拆队长"】 说起草药名带"实"的,枳实必须拥有姓名,这货其实是未成熟的小橘子,还没长到乒乓球大就被摘下来切片晒干,您可别小看这皱巴巴的小家伙,它可是中医眼里的"肠道推土机"。

上个月接待了个做销售的小兄弟,整天应酬喝酒,胀气便秘折磨得脸色铁青,我给他开了枳实泡水,当天晚上就听见他朋友圈"炸雷"——连着跑了三趟厕所,那叫一个畅快!不过这猛药不能常喝,中病即止,一般连喝三天就得停。

老祖宗用枳实最有讲究,生枳实偏于破气消胀,炒过的则缓和些,张仲景的《金匮要略》里那个著名的"枳术汤",就是用枳实搭配白术,专门治脾虚导致的肚子胀得像皮球,现在药店里卖的"吗丁啉",原理跟枳实促消化的劲儿还挺像。

【第三味:莱菔子——萝卜籽的华丽变身】 最后说个大家熟悉又陌生的——莱菔子,说白了就是萝卜籽,不过要用那种老品种的红皮白萝卜,秋收后把种子晒干才够劲,这玩意儿看着不起眼,却是调理食积的高手。

年前有个小朋友吃多了积食发烧,家长急得不行,我教他们用莱菔子煮水,加点山楂片,酸酸甜甜孩子爱喝,结果第二天烧就退了,小脸又红扑扑的,其实很多消食片里就含莱菔子,只不过换了个洋气名字叫"淀粉酶活性剂"。

不过莱菔子也有脾气,它专克那些油腻肉类引起的积食,要是吃米面食吃撑了,还得配点神曲才行,记得有次在南方饭馆吃多了糯米糍,老板端来碗黑乎乎的汤,一问才知道是祖传的莱菔子煎水,喝下去果然舒服多了。

说了这么多"实子"药,其实中医取名大有学问,带"实"的多是果实类药材,主打消导;叫"子"的通常是种子,擅长降气,下次再看见中药方里有这些名字,可别以为是医生写错字哦!您平时用过这些草根树皮吗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养生故事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