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后台总有人留言说"又跑肚了",特别是有些朋友一吃凉的就拉肚子,反反复复特别遭罪,想起小时候奶奶常说的一句话:"拉肚子不是小事,得用老法子调底子",今天就给大家讲讲我们家传三代的止泻方子——中药十散,这可是经过上百人验证过的民间智慧。
十散不是十个散,而是有讲究的配方 很多年轻朋友以为"十散"就是十种药粉兑一起,其实大有学问,这个方子最早记载在《串雅内外编》里,我们当地老中医都会根据季节调整配比,基础方包含焦山楂、炒麦芽、茯苓、泽泻、黄连、木香、葛根、车前草、石榴皮、炙甘草这十味药,每味都有独门绝技。
祖辈传下的用药心得
-
焦山楂就像肠胃清道夫 记得去年邻居家小孩积食拉肚子,我用焦山楂煮水给他喝,这果子经过铁锅炒制后,酸涩味变成焦香味,既能消积食又能收敛肠道,不过要现炒现用,放隔夜就失效了。
-
黄连配木香,苦中有玄机 有次工地老王喝完冰啤酒上吐下泻,我给他开了黄连配木香,黄连大苦寒能清热燥湿,但加木香就能防止太寒伤胃,这俩搭配就像给肠道做SPA,既能消炎又不刺激。
-
葛根是止泻隐形冠军 上个月我妈旅游水土不服,我特意抓了野生葛根磨粉,这味药最妙在既能止泻又能生津,特别适合上吐下泻导致的脱水症状,要注意必须选柴葛根,粉葛效果差远了。
十全大补不如十味调和 这些年我见过太多人乱吃止泻药,结果把小毛病拖成慢性肠炎,我们这十散讲究君臣佐使:茯苓、泽泻负责利水渗湿;石榴皮、炙甘草专门修复肠黏膜;车前草就像导引员,把湿热从小便排出去,十年前镇上开超市的赵老板,急性肠炎住院半个月没好,后来用这个方子三天就见效。
现代人该怎么用传统方 现在药店能买到科学配制的十散冲剂,但老行家都建议自己配,春季要加重葛根剂量防春困腹泻,夏季多放黄连应对暑湿,秋冬则要加生姜暖胃,熬药时记得用砂锅,头煎大火煮沸后转小火咕嘟15分钟,二煎只要10分钟,混合后分三次温服。
这些情况千万注意 虽然十散温和,但孕妇要慎用黄连,小孩剂量要减半,去年有个小伙子连续熬夜后腹泻,自行加大药量结果便秘了一周,特别要提醒的是,如果拉出黏液脓血便,或者伴随发烧,必须马上去医院——这可能是痢疾或溃疡性结肠炎。
日常养护胜过吃药 我爷爷活到98岁,肠胃一直硬朗,他的秘诀是:晨起喝杯姜枣茶,吃饭七分饱,冰箱里的西瓜从来不过夜,有次电视台采访他养生之道,老爷子就说了句大实话:"肠胃要当祖宗供着,它舒服了全身都舒坦。"
现在市面上各种益生菌、蒙脱石散眼花缭乱,但老祖宗留下的方子依然管用,上个月社区义诊时,护士姑娘亲眼见到八十岁的张奶奶用十散治好了化疗后的腹泻,直呼神奇,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,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具体用量最好找中医师把脉后再定,毕竟拉肚子事小,但折腾起来真能要人命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