止血散中药方,千年传承的止血秘方,家庭必备良药

一归堂 2025-04-26 科普健康 1605 0
A⁺AA⁻

咱们老百姓家里总得备着些应急的药方,特别是像止血散这种祖辈传下来的中药方子,关键时刻真能救命,前阵子隔壁王婶切菜割破手指血流不止,还是我用这方子给她敷上才止住血,今儿就跟大伙儿唠唠这个宝贝方子。

要说这止血散的来历,那可真是年头久了,翻翻《千金翼方》和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》,里头都记着类似方子的影子,老中医常说"三七配白及,见血封喉也能医",这话虽然夸张,倒把这方子的精髓说出来了,我爷爷当年在山里采药摔下山崖,就是靠这方子止住腿上的伤口,要不哪能有我爸这一辈人。

这方子看着简单,里头可藏着大智慧,主药就三味:三七、白及、地榆,先说三七,这可是药铺里有名的"金不换",打粉敷在伤口上,就像给血管安了个水龙头开关,记得去年我表弟打篮球撞破膝盖,医院缝了三针还渗血,撒上三七粉当天就结痂了,白及更绝,黏糊糊的胶质碰上血立马凝固,老一辈人叫它"神仙胶",对付胃出血这种内伤最在行,地榆就像是个清凉小卫士,性寒能降火,防止伤口发炎化脓。

配比学问更大,老方子讲究三七三钱、白及二钱、地榆二钱,这个比例是无数郎中试出来的黄金搭档,不过现在咱们家用,完全可以按体积来算,拿平常喝汤的瓷勺量,三七粉堆尖三勺,白及两勺,地榆两勺,搅匀了装玻璃瓶备用,记住得用陶瓷罐或者玻璃瓶装,铁器会坏药性。

使用方法也有门道,外伤口直接撒上去,拿纱布按住别蹭掉,要是鼻血牙龈出血,捏点药粉按在合谷穴,比掐人中管用多了,有回我闺女换牙期牙龈出血,含了点药粉在嘴里,半天就不淌红了,内出血的话,把药粉调成糊状喝下去,就像给消化道涂了层保护膜,不过孕妇千万别碰,这药活血力度大,容易动了胎气。

现代人总嫌中药麻烦,其实这方子比创可贴好用多了,上个月装修房子,我对象手被电锯划了个大口子,医院说要缝针,我赶紧把药粉撒上去,裹上纱布,两天就长好了,连疤痕都没留,不像同事家孩子划破手,贴了创可贴还化脓发烧,遭了不少罪。

说到保存,这药粉得放在阴凉干燥处,南方潮气重,最好装进带密封条的袋子,再扔几粒花椒防虫,开封超过半年的就别用了,药效跑了一半不说,还可能滋生细菌,我家都是每年立秋后新晒药材,赶上好天气把三七切片、白及剥皮、地榆切段,放锅里小火炒到微黄,再磨成细粉。

现在药店也有现成的止血散卖,不过懂行的都会挑原料好的,看三七是不是云南产的春三七,闻着有没有股子泥土香;白及要选块根肥厚的,断面雪白的才是好货;地榆得认准表皮棕褐色带绒毛的,有些不良商家往里掺淀粉,买回家倒在黑纸上点火烧烧,纯药材烧完是灰白色,掺假的会有黑渣子。

这方子不仅能治外伤,女人家的崩漏、痔疮出血都能用,村里张嫂子更年期月经不调,血量大得吓人,老中医开了方子,其中就有止血散打底,不过这种内服用法得遵医嘱,剂量搞错了反而坏事,还有喝醉酒吐血的,紧急时候冲点药粉喝,比送医院抢救快得多。

现在年轻人流行户外探险,背包里除了能量棒就该揣着止血散,上次驴友群里有个姑娘爬山扭脚摔破了额头,幸亏带着这药,不然荒山野岭的还真不好办,用法也简单,清水沾湿伤口,药粉拍上去,纱布一盖,胶带固定住就行。

虽说这方子神,也不是万能的,要是动脉喷血或者内脏大出血,还得赶紧送医院,去年工地老赵被钢筋扎穿肚子,工友给他灌了止血散,结果耽误了救治时间,所以大家要分清楚,小伤口用它灵得很,大出血还得靠现代医学。

最后教大家个鉴别真假的小窍门:真药粉遇水就结成软软的团,假的会散开,颜色应该是淡棕色带点黄,闻着有草药香不带酸腐味,储存时放几块山楂片一起密封,既能吸潮又能保药效,对了,过敏体质的朋友先用一点抹耳后试试,发红起疹就别用了。

从古至今,多少代人靠着这简单的三味药化解血光之灾,现在科学发达了,可这些老法子依然管用,建议大家在家备个小药罐,花不了多少钱,却能给全家人添份安全保障,毕竟意外随时可能发生,有备无患总是好的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