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胃炎到底能不能空腹喝中药啊?"这个问题可把人问住了,要说能吧,怕刺激胃黏膜;说不能吧,有些中药确实需要空腹喝才能见效,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让人头大的问题,看完这篇保准你心里透亮!
先搞懂中药的"脾气" 老张喝了三个月中药调理胃炎,结果胃反而更疼了,跑去问开药的老中医,老先生一拍大腿:"我让你饭后喝药,你怎么全给忘了?"原来中药也分"暴脾气"和"慢性子",像黄连、黄芩这类苦寒药,空腹喝就像往发炎的伤口上撒辣椒面,那酸爽谁试谁知道,但要是健脾养胃的山药、茯苓类药汤,空腹喝倒像是给胃穿了件保暖内衣。
你的胃病到哪阶段了? 隔壁王婶浅表性胃炎二十年,天天抱着保温杯喝中药,她的经验是:急性发作期千万别空腹喝,这时候胃黏膜薄得跟纸似的,但要是慢性胃炎调养阶段,早上空腹来碗温热的香砂六君汤,反倒能省顿饭钱——这药本身就顶饱!记住要看舌头,舌苔厚腻时饭后喝,舌苔少得发红时饭前喝。
时辰讲究大有门道 别以为只要空腹就行,喝药时间学问大着呢!治胃酸过多的瓦楞子汤,非得赶在晨起空腹喝,这时候药汁顺着食道滑下去,正好在胃里形成保护膜,但要是含大黄的泻下剂,空腹喝简直就是自讨苦吃,得等着早饭后半小时再喝,我那当中医的舅舅常说:"喝药不看钟表,不如拿药糊墙。"
这些信号要注意 老李上次空腹喝完中药,整个人瘫在沙发上冒冷汗,其实身体早就给你预警了:如果喝完药半小时内开始反酸烧心,说明胃在抗议;要是肚子咕噜叫还胀气,八成是药物刺激了肠道;最吓人的是突然头晕出冷汗,这可能就是低血糖撞上苦寒药了,遇到这些情况赶紧停服,该加红糖加红糖,该嚼饼干嚼饼干。
终极保命指南 现在教你个万无一失的办法:先把药液倒在碗里晾到38度左右,先抿一小口试试味道,要是苦得直皱眉,赶紧找块苏打饼干压着喝,实在不敢冒险的,学学我妈那招——把药分成三次喝,先在饭前1小时喝三分之一,剩下三分之二拌着米粥慢慢喝,最关键的是,喝完药别急着躺,垫高枕头坐半小时,让药物顺着消化道慢慢走。
最后唠叨一句:现在的中成药说明书净扯淡,上面写的"饭前服用"都是笼统说法,下次抓药记得死缠烂打问清楚,到底是要饿得咕咕叫时喝,还是吃完早点后喝,毕竟咱的胃就那么一个,可经不起反复折腾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