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反复无常,不少朋友都在说脖子僵、膝盖酸,这正是"风邪""湿气"在作怪,今天咱们不聊西药,专门盘点那些老祖宗留下的祛风除湿宝贝,这些药材都是菜市场、药店能买到的实惠货,关键要懂怎么搭配使用。
【厨房里藏着的祛湿高手】 生姜绝对是家家户户必备的"药食同源"典范,每天早晨含片嫩姜,能暖胃散寒;煮姜枣茶时加几片,专治淋雨后的寒颤,要是碰上老寒腿发作,切半块生姜捣碎敷膝盖,辣得直冒汗却特别见效。
说到祛湿三剑客,肯定少不了薏米、赤小豆和芡实,这三位组个"祛湿粥方"特别灵:薏米100克泡软,赤小豆50克提前煮熟,再加30克芡实,高压锅压20分钟,每周喝三次,连喝一个月,手指头那种胀胀的感觉就会消失。
【药店常见平价好物】 艾叶堪称"妇科圣手",其实它驱风除湿的效果更惊人,每月用陈艾煮水泡脚,水位没过三阴交穴(内踝尖上四指宽),泡到额头微微冒汗,坚持三个月,你会发现爬楼梯时膝盖不再咔咔响。
五加皮泡酒是老一辈的秘方,特别是针对久坐办公室的腰酸背痛,取五加皮50克,枸杞30克,白酒2斤密封泡两周,每天晚饭后喝一小盅,注意别贪杯,否则第二天可能会上火。
【藏在深山的猛将】 川乌这味药可要小心,生品有毒必须炮制后用,老风湿患者常用它来外敷:炮制过的川乌10克研末,用黄酒调成糊状敷在疼痛处,敷半小时就要揭掉,皮肤发麻说明药效到了。
雷公藤号称"植物激素",对付类风湿有奇效,不过这味药必须遵医嘱,通常中医师会把它做成膏方,配合黄芪、当归一起服用,既能止痛又不伤正气。
【日常保健小妙招】 每天敲打环跳穴(大腿外侧中点)和承山穴(小腿肚最高点),每个穴位敲36下,这个动作特别适合看完手机觉得肩颈僵硬时做,相当于给身体做了次微型推拿。
花椒+粗盐热敷包是我妈用了二十年的法宝,抓一把花椒,两斤粗盐炒热装布袋,看电视时敷在肩周,盐袋凉了再微波炉转1分钟,连续用三天,肩膀就像卸下三斤重担。
【吃出来的健康】 广东人爱煲的祛湿汤大有学问:土茯苓30克、五指毛桃15克、猪骨500克,炖两小时,汤里加点白胡椒,喝完整个后背都暖暖的,记得撇去浮油,不然越喝湿气越重。
最后提醒各位,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同样是关节痛,有人是风寒型,有人是湿热型,建议先找中医师把脉,确认体质再用药,平时注意防潮保暖,少吃冰镇饮料,毕竟预防胜于治疗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