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热利湿中药大盘点!这20种草本帮你赶走身体桑拿天

一归堂 2025-04-26 科普健康 1601 0
A⁺AA⁻

最近天气越来越热,很多小伙伴是不是总觉得身上黏糊糊的?脸上冒油长痘、嘴里发苦、大便不成形...这些可能就是中医说的"湿热缠身",别急着买药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老祖宗传下来的清热利湿妙招,2多种中草药+实用食疗方,让你从内到外清爽起来!

湿热体质的"照妖镜" 在说具体药材前,先教大家自测是否中了湿热的招: ① 早起照镜子:舌苔黄腻像抹了层油 ② 上厕所观察:马桶总冲不干净 ③ 摸手脚心:发热像小火炉 ④ 闻口气:早上说话能把蚊子熏晕 ⑤ 看脸:T区油得能炒菜,痘痘此起彼伏

如果中了3条以上,那真得好好看看下面这些"除湿特工队"成员了。

明星清热利湿药材TOP10

  1. 薏苡仁(炒过的更祛湿) 这个红遍养生圈的"祛湿王",最适合煮粥煲汤,注意要买颗粒小的药用级,超市里大颗的甜薏米更适合熬甜品,偷偷告诉你们个小诀窍:炒锅不放油,小火把薏米炒微黄,祛湿效果翻倍还不伤胃!

  2. 赤小豆(细长款才是正宗) 别跟红豆搞混了!真正能利水的赤小豆是细长型,煮起来硬糯费火,懒人可以直接买赤小豆茯苓茶包,每天两杯比敷面膜还管用。

  3. 茯苓(松树根下的白馒头) 古人称它为"四时神药",打粉做面膜能消闭口,煮粥加一把堪比口服护肤品,最绝的是它能把顽固的湿气从小便带出来,水肿星人必备。

  4. 荷叶(晒干当茶饮) 夏天摘新鲜荷叶煮水,那叫一个清香解暑,晒干的荷叶茶更是刮油利器,饭后喝一杯,感觉肠道都在做SPA,不过性寒记得搭配山楂陈皮中和。

  5. 茵陈(春天采收最佳) 清明节前后挖的茵陈蒿最金贵,泡水喝能退黄疸,配鲫鱼炖汤鲜得掉眉毛,北方朋友遇到柳絮过敏,用它煮水洗脸能缓解皮肤瘙痒。

  6. 蒲公英(连根挖才有效) 小区草坪上的野草竟是消炎高手!整株洗净焯水凉拌,下火效果比苦瓜强三倍,乳腺胀痛的时候,捣碎外敷半小时就见效。

  7. 芡实(熬粥必放的迷你睡莲) 长得像鸡头的小家伙却是固肾高手,和山药莲子组队煮糖水,既能祛湿又不伤正气,熬夜党第二天浮肿,睡前煮一碗准没错。

  8. 马齿苋(田间地头的长寿菜) 夏天被蚊虫叮咬?揪几根叶子揉出汁涂上,立马止痒消肿,凉拌吃最能清肠毒,腹泻期间喝马齿苋红糖水,比吃药还灵。

  9. 淡竹叶(泡茶不用洗) 药店买的干竹叶直接开水冲泡,加点冰糖就是天然饮料,特别适合抽烟喝酒应酬多的人,喝三天就能感觉到晨尿变清。

  10. 冬瓜皮(别浪费边角料) 吃完冬瓜别扔皮,晒干存好就是宝贝,夏季犯痔疮,拿冬瓜皮煮水洗患处,配合绿豆汤内服,当天就能缓解灼痛感。

黄金搭档组合技 单兵作战不如团队协作,这几个经典配方亲测有效: ▶ 三豆饮:黑豆+赤小豆+绿豆各20克,煮烂喝汤,发烧头痛时喝一次就好大半 ▶ 五花茶:金银花+菊花+槐花+木棉花+鸡蛋花,各5克滚水焖泡,火锅后遗症救星 ▶ 四神汤:茯苓+山药+莲子+芡实,各10克炖猪肚,慢性腹泻喝一周断根 ▶ 双朴散:厚朴+苍术按1:1打粉,早晚空腹吃3克,梅雨天防潮神器

避开这些祛湿雷区 ❶ 盲目喝凉茶:体寒的人越喝越糟,先看舌苔颜色 ❷ 长期吃生冷:水果沙拉+冰饮,等于给湿气开派对 ❸ 过度吹空调:毛孔闭合湿气排不出,记得定时通通风 ❹ 熬夜耗阳气:晚上11点后肝胆排毒,这时候追剧得不偿失

四季祛湿时间表 ✔ 春季:重点疏肝 + 茵陈大枣茶 ✔ 夏季:注重清热 + 荷叶饭配苦瓜 ✔ 长夏:健脾为主 + 四神汤炖排骨 ✔ 秋季:滋阴防燥 + 雪梨百合薏米羹 ✔ 冬季:温阳化湿 + 当归生姜羊肉汤

最后唠叨一句:这些方法适合日常调理,要是反复口腔溃疡、阴部瘙痒或者满脸爆痘,千万别硬扛,赶紧找中医号脉辨证,毕竟每个人的湿气浓度不同,就像同样的下雨天,有的人只是头发湿,有的人却像是泡发了的木耳啊!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