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0种中药名称及图片大全,一文看懂中药材奥秘

一归堂 2025-04-26 科普健康 1605 0
A⁺AA⁻

咱们老百姓对中药总有种特殊的亲切感,毕竟"药食同源"的理念深入人心,今天给大家整理了一份超全的中药指南,涵盖500种常见药材的名称、功效和鉴别方法,文末还附上实用查询技巧,建议收藏备用!

中药里的"老熟人":日常可见的宝藏药材

走在中药材市场,总能闻到熟悉的药香,像煲汤必备的黄芪(图1),切片后自带豆腥味,补气效果一流;家家厨房都有的枸杞(图2),暗红色小果子晒干后甜中带涩,泡茶煮粥都能用,还有炖肉去腥的八角(图3),其实人家正名叫"八角茴香",属于温里药家族。

这些常见药材只是冰山一角,像春天采挖的蒲公英(图4)能清热消炎,秋天晒干的金银花(图5)专治上火,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天然药箱,不过别小看这些"熟悉的面孔",搭配错了也容易出问题,比如枸杞配菊花能明目,但和绿茶同泡可能伤胃。

中药命名里的学问:从外形到传说

中药名字可有意思了!有的按形状取名,比如马齿苋(图6)叶子像马牙,七叶一枝花(图7)轮生七片叶;有的源于产地,如藏红花(图8)产自西藏,川贝母(图9)来自四川,最有趣的当属刘寄奴(图10),这味活血药竟是为了纪念南北朝时期的将军刘裕。

颜色命名的药材也不少:白芷(图11)像白玉般晶莹,紫草(图12)榨汁能染出天然紫色,青黛(图13)其实是大青叶加工成的深蓝色粉末,下次看到这些药材,不妨先猜猜它们的名字由来。

药材家族大揭秘:根茎花果各有妙用

中药房里的药材柜就像个百宝箱,不同部位各有神通。人参(图14)家族最典型,野山参大补元气,园参性平适合日常保健,西洋参则是"凉补"代表,同样长在土里的地黄(图15)分生熟两种,生地黄清热凉血,熟地黄滋阴补血。

花朵类药物多走"轻灵"路线,菊花(图16)散风热,辛夷(图17)通鼻窍,月季花(图18)还能调节月经,果实类药材则偏重收敛,五味子(图19)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,芡实(图20)补肾固精,都是养生好帮手。

中药使用避坑指南:这些常识要记牢

很多人以为中药纯天然就随便吃,其实大错特错!附子(图21)炮制不当会中毒,何首乌(图22)生用可能导致肝损伤,就连平和的甘草(图23),长期大量服用也会浮肿血压升高。

药材搭配讲究"君臣佐使",比如经典方剂"小柴胡汤",柴胡为主药配黄芩,再加人参、半夏等辅佐,自己在家配药时,十八反十九畏"口诀,比如乌头(图24)反半夏,藜芦(图25)畏人参,这些死对头千万别凑一起。

现代科技助力传统中药:鉴别保存新方法

现在买中药不用担心假货,手机扫一扫就能查真伪,比如冬虫夏草(图26)真品有明显虫草体连接,断面白色;阿胶(图27)透光看应该有琥珀色半透明质感,保存时注意防潮防虫,贵重药材如麝香(图28)要密封冷藏,普通草药晒干后放玻璃罐就行。

最近发现个神器——中药识别APP,拍照就能显示药材名称和功效,不过机器也有失手的时候,上次把决明子(图29)认成小号莲子,还是得靠咱们火眼金睛多观察。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