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想发展中药材种植的朋友,今天给大家唠点实在的——苦参种植技术,这玩意儿别看名字苦,种好了可是个"甜生意",我走访过山东、山西十几个种植基地,发现好多新手踩坑都是因为没摸透它的脾气,下面我把多年总结的干货掰开揉碎讲清楚,手把手教您从零开始种苦参。
为啥推荐种苦参? 这两年中药材市场波动大,但苦参价格一直稳中有升,您知道吗?这味中药抗流感、治湿疹、还能做农药,药厂常年大量收购,关键它不挑地,房前屋后、山坡荒地都能长,种一次能收好几年,去年在河北调研时,老张家的三亩苦参,刨掉成本净赚8万多,比种玉米强多了吧?
种前准备三件套
-
选块"懂事"的地 苦参喜欢"接地气",沙壤土最合适,黏土地要提前掺沙子改良,地势要高,排水差的低洼地千万别碰,根泡烂了可就白忙活了,有个小窍门:上茬种过豆科作物的地最养地,能提高产量。
-
土壤调理有讲究 种前深翻30厘米,每亩撒200斤腐熟农家肥+50斤草木灰,重点来了:苦参怕涝,要起30厘米高的垄,垄距保持60厘米,这样下雨积水能顺着垄沟走。
-
种子处理别偷懒 买种子要选当年新货,陈种子发芽率大打折扣,播前用温水泡24小时,捞出后拌上细沙搓洗表皮,这样出芽快,老种植户都懂,种子处理好比给娃喂饱奶,底子好才长得壮。
播种那些门道 春播秋播都行,但最佳时机是清明前后,条播最常用,行距30厘米,株距20厘米,挖2厘米深的浅沟,重点注意:种子要和细沙混合着撒,均匀才有好苗相,播完盖层薄土,再盖层稻草保墒,就像给种子盖床小被子。
田间管理五大诀
-
间苗要及时 苗高5厘米时拔弱留壮,每个窝留2-3株,别心疼苗,挤着长反而长不大。
-
中耕要勤快 苗期每月除草松土,雨后必锄,中期适当培土,防止根系外露,杂草冒头就掐灭,别等长疯了再治。
-
施肥有技巧 底肥足的话,生长期追两次肥就够了,苗高15厘米时每亩施尿素10斤,开花前追复合肥20斤,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效果特别好,喷完叶子绿得发亮。
-
浇水看天意 出苗期要保持湿润,后面遵循"见干见湿"原则,雨季注意排水,连续积水超过3天,根准烂。
-
光照温度把控 苦参耐寒不耐热,夏季高温要搭遮阳网,北方冬季盖层秸秆防冻,零下20℃都冻不死。
病虫害防治实战
-
根腐病预防 栽前用多菌灵泡根,发病初期用甲基托布津灌根,关键是要保持土壤透气,别积水。
-
蚜虫治理 发现叶片卷曲马上打药,吡虫啉或苦参碱交替使用,上午露水干后喷药效果最好。
-
蛴螬防治 用糖醋液诱杀最环保,按1:3比例配糖醋,傍晚放盆里,一晚上能逮半斤。
采收加工学问大 种后2-3年采收最划算,秋季叶子发黄时开挖,根条完整才能卖相好,洗净后趁鲜切片,晒干时要翻动,否则容易发霉,老师傅教我的诀窍:八成干时搓揉根条,这样卖相更漂亮。
市场行情早知道 目前药市苦参统货价格在35-45元/公斤,选装货能到60元,东北、内蒙古是主产区,但长江流域需求量更大,建议小规模试种,摸着门道再扩种,特别注意:要找正规药企合作,别轻信路边收购商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:苦参种植技术真不难,关键在细心管理,只要避开连作、积水、施肥过量这三个坑,基本不会赔本,现在国家扶持中药材种植,很多地方有补贴政策,想尝试的朋友不妨先种半亩试验田,亲眼见证它的生长奇迹,下期咱们聊聊怎样提高苦参有效成分含量,记得关注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