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们,今天咱们聊点实在的——气血亏虚这回事,你是不是经常感觉浑身没劲、脸色发黄、爬楼梯都喘?去医院检查可能也查不出大毛病,但自己就是不舒服,其实啊,这种情况八成是气血亏虚在作怪!别担心,作为研究中医养生多年的博主,今天我就把医院里常用的中药方子、调理窍门全都扒清楚,看完这篇你就知道该怎么"回血"了!
气血亏虚到底是啥?
说白了,气血就像人体的"充电宝",气不够人就软绵绵的,血不足脸色蜡黄头昏眼花,现代人熬夜加班、外卖糊弄、压力山大,十个里有八个气血不足,我有个闺蜜天天咖啡续命,后来直接姨妈出走,中医号脉就说她"肝郁气滞,气血两虚"。
最典型的表现就是:早上起床像被抽干力气、指甲月牙越来越少、冬天怕冷夏天怕热、头发一把把掉,你要是中了两条以上,真得重视了!不过别急着吃补品,先看看正规医院开哪些方子。
医院里常用的"补血套餐"
我去省中医院采访过老中医,发现他们给气血亏虚患者开的方子有几个"常驻嘉宾":
-
四君子汤升级版
这个是补气界的扛把子!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四味药看着普通,但搭配起来能悄悄给你的脾胃充能,特别是总熬夜的打工人,脾胃运化差,吃再多阿胶也吸收不了,老大夫说这就像给身体装了个"充电桩",先把消化系统养好了才能有效进补。 -
当归补血汤变奏曲
黄芪+当归这对CP简直是妇科圣手!有次陪同事看诊,医生看着她的化验单直摇头:"血红蛋白低成这样还不补?"当即开了黄芪30克、当归6克的方子,回家炖鸡汤的时候加这两味药,喝一个月再去复查,数值蹭蹭往上涨。 -
八珍汤全家桶
四君子汤+四物汤=八珍汤,专治又气虚又血虚的"虚人",我老妈去年做手术后虚弱得不行,中医师给她开了这个方子,注意这里头有熟地黄、川芎,味道确实比较冲,建议加红枣枸杞中和口感。
划重点:这些方子看起来简单,但剂量大有讲究!比如黄芪补气厉害,但阴虚火旺的人用多了反而上火,千万别自行抓药,一定要找专业医生把脉辨证!
光吃药可不够!这些事不做等于白补
我见过太多人一边喝中药一边瞎折腾,难怪补不起来,想让气血乖乖回来,这几点必须做到:
-
吃饭要像小鸟啄食
别学西方餐盘堆成小山,中医讲究"七分饱养气血",每口饭嚼30下,让唾液里的酶帮忙分解食物,减轻脾胃负担,特别是早餐必须吃!小米粥煮到米开花,比任何补药都养胃。 -
睡觉才是最佳补药
晚上11点前躺平不是玩笑!肝胆经当令时段(11点-3点)是造血黄金时间,我试过连续一周早睡,原本卡粉的底妆突然变得服帖了——这就是气血上来的迹象! -
动起来才有生命力
别怕运动耗气血,慢走、八段锦这种轻度活动反而能激活循环,我跟着公园大爷打太极三个月,以前爬三楼就喘,现在能拎着菜篮子健步如飞。
那些年我们踩过的补血坑
-
阿胶不是万能钥匙
很多人把阿胶当仙丹,结果吃出便秘,阿胶滋腻得很,得配合陈皮、山楂这类消食的药材才行,湿气重的人吃了反而舌苔厚腻,越补越糟心。 -
红糖水不如红肉实在
与其每天喝十杯红糖水,不如每周吃两次猪肝菠菜汤,动物肝脏含血红素铁,吸收率甩植物性铁几条街,记得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,促进铁吸收。 -
艾灸穴位别乱来
关元、足三里确实是补血大穴,但艾灸不当容易烫伤,我表姐自己灸出水泡,结果感染发烧,新手建议先从热敷开始,或者去正规馆子调艾条粗细。
给不同体质的私人订制方案
-
上班族(久坐+外卖党)
推荐黄芪山药排骨汤,加点山楂助消化,办公室常备玫瑰花茶,疏肝理气防止憋出结节。 -
宝妈(产后气血两空)
生化汤喝满7天,之后转黑枣桂圆小米粥,喂奶期间别碰寒凉食物,梨汤换成苹果红糖水。 -
老年人(吸收差)
把药材磨粉装胶囊,早晚用温水送服,重点补充藕粉、银耳这种温和滋阴的食物。
最后唠叨一句:气血亏虚不是绝症,但也不是吃几天补品就能根治的,我认识个姐姐坚持调理三年,现在素颜都能掐出水来,咱们普通人不用追求速效,只要记住"好好吃饭、早早睡觉、适度动弹"这九字真经,慢慢养总能养回来!
(本文纯属经验分享,具体用药请遵医嘱哦~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