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阿魏到底是啥?真的是中药吗?"要说清楚这个事,咱们得从它呛鼻子的气味说起,您要是去过中药房,肯定对那个比臭鸡蛋还冲鼻的柜子印象深刻——没错,那就是阿魏在"放毒",不过别被这味道吓跑,这黑乎乎的东西可是正儿八经的中药材,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它的老底。
藏在古籍里的"臭药王" 要说阿魏的历史,那可真是个有味道的故事,这味药最早见诸文字是在唐朝的《新修本草》,但真正让它出名的还是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,老爷子专门给它开了篇专栏,说这药"极臭而有奇功",算是古代版的"以毒攻毒"典范,有意思的是,古人还发现个玄乎的事:把这玩意儿装在葫芦里挂在床头,别说虫子了,连蚊子都得绕道走。
植物界的"臭豆腐" 别看阿魏现在长得丑,人家可是货真价实的植物精华,这东西其实是伞形科植物(就是胡萝卜、芹菜的亲戚)的树脂,主要产在新疆的荒漠地带,您想啊,在干旱少雨的地方,植物好不容易攒点"眼泪"出来,能没点绝活吗?采集的时候讲究"刀口朝下斜着砍",就跟割橡胶似的,看着白白的伤口渗出红褐色的汁液,晾干了就是咱们见到的块状阿魏。
治病靠的是"以臭治臭" 说到药用价值,这味药简直就是中医里的"榴莲",虽然闻着上头,但对付某些顽疾特别在行:①肚子里有蛔虫闹腾?煎水喝下去,虫子都得被熏晕;②吃撑了不消化?配点山楂麦芽,立马给肠胃洗洗澡;③跌打损伤肿得跟馒头似的?调点药酒抹上,消肿散瘀杠杠的,最绝的是治疗口臭,这可是典型的"以臭攻臭",就像往下水道倒漂白剂,虽然过程酸爽,效果却出奇的好。
现代研究里的新发现 别以为这传统药材就跟不上时代,现代研究发现它含硫化物、倍半萜类化合物,抗菌消炎效果堪比抗生素,前几年某医学院拿它做实验,发现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率能达到85%以上,不过咱老百姓可别自己瞎试,这玩意儿剂量大了容易恶心呕吐,得听大夫的。
鉴别真假有妙招 市面上假货不少,记住这几个窍门:真品遇热会变软像橡皮泥,假的一烤就变硬;滴点酒在表面,真阿魏会冒绿泡泡;最关键的是味道,正宗的能把人熏出眼泪,要是只有普通臭味,那肯定是掺了淀粉或者松香。
那些年阿魏的神奇传说 《西游记》里有个桥段,朱紫国国王的金圣宫娘娘被妖怪掳走,孙悟空配的解毒药里就有阿魏,虽然这是神话故事,但说明古人真把这药当宝贝,民间还有个偏方,说是用阿魏拌面粉摊饼贴肚脐,专治小儿疳积,虽说听着奇葩,但确实有妈妈试过说有效。
使用禁忌划重点 最后必须提醒大家,这药可不是保健品:①孕妇千万碰不得,容易导致滑胎;②体质虚寒的人吃了更虚;③别和鸡肉、大蒜同吃,犯冲;④最要紧的是不能久服,一般中医师开方都不会超过3克。
看到这儿,您应该明白了吧?阿魏确实是正经中药,而且是有两千年用药历史的"老江湖",不过话说回来,这味药实在太个性,建议各位千万别自己买来尝试,要是真需要调理身体,还是得找靠谱的中医师开方子,毕竟吃药不是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