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治疝气?老中医推荐的5种中药配方,收藏备用!

一归堂 2025-04-26 科普健康 1606 0
A⁺AA⁻

"大夫,我这'气蛋'毛病能不能断根?"老张头缩着脖子蹲在诊室角落,双手捂着鼓包的裆部,眉头拧成麻花,这场景我在中医院门诊见了十几年,每到秋冬换季,像老张这样捂着肚子进来的中年男人能占半壁江山。

要说这疝气啊,西医叫腹股沟斜疝,中医归为"疝气"范畴,别看那些鼓出来的包吓人,说白了就是肚子里的气带着器官往外逃,老祖宗对付这种毛病可有绝招,今儿我就把压箱底的方子掏出来,不过先说好,治病得像炒菜讲究火候,这些方子得因人而异。

【第一道方:荔枝核煮猪腰】 记得去年霜降那会儿,工地包工头王师傅拄着拐杖来的,他这疝气发作时疼得直冒冷汗,我给他开了个食疗方:荔枝核60克捣碎,塞入两个猪腰子里,加白酒少许蒸熟,连吃三天,王师傅再来时乐呵呵地说:"李大夫,你这方子神了,现在扛水泥袋都不带喘的!"

这方子妙在荔枝核行气散结,猪腰子引药入肾经,就像给乱窜的气找个领头羊,带着它们规规矩矩回家,不过要注意,高血压患者别放太多盐,蒸的时候滴几滴绍兴黄酒效果更佳。

【第二道方:小茴香热敷包】 前巷开超市的赵大姐最爱用这招,小茴香30克、吴茱萸15克,装布袋里微波炉转2分钟,趁热敷在肚脐下方,她每次来月经前必敷,说比暖宝宝管用多了,这法子特别适合受寒就发作的冷疝,热敷时记得喝碗姜糖水,里应外合驱寒气。

有次隔壁村刘会计不信邪,大冬天光膀浇菜地,结果疝气卡住送急诊,术后我让他每天炒茴香当茶喝,现在三年过去,愣是没再犯,不过阴虚火旺的朋友要少用,免得半夜口渴舌燥。

【第三道方:橘核丸改良版】 老张头听我说完前两个方子直摇头:"俺试过,断不了根!"我给他开了改良版橘核丸:橘核、山楂各30克,加水三碗煎成一碗,早晚兑蜂蜜喝,特别嘱咐他忌萝卜白菜,因为这些破气食物会跟药效打架。

果然两个月后再见他,裤腰带都松了两扣,他说现在晨练打太极都不担心"漏气"了,这方子专治气滞型疝气,喝完放屁多别慌,那是在排陈年浊气呢。

【第四道方:补中益气汤加减】 教书先生周老师体虚爱感冒,疝气反复发作,我给他开的方子重在补气:黄芪30克、党参15克、升麻6克,配上柴胡、枳壳各9克,头回抓药他还嘀咕:"这不就是泡茶吗?"结果喝了半个月,爬楼梯不喘了,连眼镜都不起雾。

这类方子适合瘦弱体质的人,喝完要是上火长痘,就把黄芪减到20克,加点麦冬润燥,记住要早饭前喝,像灌甘露似的慢慢咽。

【第五道方:蜘蛛网敷贴法】 这可是我跟师爷学的偏门招数,找老旧房檐下的干净蜘蛛网,拌上云南白药粉,睡前敷在肚脐眼,建筑工人老李用了三次,说感觉有小蚂蚁在肚皮上爬,后来真就没再犯,不过这法子只适合应急,长期调理还得靠内服药。

说了这么多,有人可能要问:"这些方子能去根吗?"实话实说,就像修自行车胎,外补丁只能顶一阵,关键还得把内胎补好,平时要避免提重物、憋尿、咳嗽用力,便秘时候赶紧用决明子茶通便,实在不行该做手术别硬扛,中西医结合才是王道。

上个月老张头又来了,这次是拎着老家的山核桃,他乐呵地说:"李大夫,按您说的每天嚼几颗核桃仁,现在腰板硬朗得很!"看着他走路带风的背影,我忽然想起祖父常说的话:治病如烹鲜,火候到了自然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