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湿热的中药怎么熬制?老中医教你正确煎药法

一归堂 2025-04-26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最近天气闷热潮湿,很多朋友被湿疹、口苦、乏力这些"湿热症"折磨得够呛,去看中医抓了药方,回家却犯难:这一堆草根树皮到底该怎么熬?别急,跟着我一步步来,保证让你煎出药效十足的祛湿良药。

熬药前的准备工作

  1. 药材处理有讲究 拿到中药别急着下锅,先要把把关,像茯苓、薏苡仁这些块状药材,最好用清水快速冲洗一遍(注意是"冲"不是泡),有些药店代煎会偷工减料,自己洗更放心,如果是土茯苓这种带泥的药材,可以用小刷子轻轻刷洗表面。

  2. 选对煎药器具 记住三个"不"原则:不用铁锅(化学成分会反应)、不用铝锅(影响药性)、不用不锈钢锅(导热太快),最理想的是砂锅或陶瓷锅,实在没有的话,食品级不锈钢桶也能凑合,我家常用的是某宝买的30元紫砂药罐,便宜又好用。

关键步骤详解 第一步:泡药 很多人直接把药倒锅里煮,这就大错特错了!正确做法是用常温水浸泡药材,水面没过药材2-3厘米即可,像黄芩、苍术这些根茎类药材,至少要泡30分钟,夏天温度高,可以盖上保鲜膜放冰箱冷藏浸泡。

第二步:加水有门道 第一煎加水最关键,加水量=药材体积×2+水面蒸发量,新手不好掌握的话,记住公式:头煎加水没过药材3-5厘米,二煎加水到药材平面,比如你抓了满满一药袋,头煎就加3碗水(约750ml),二煎加2碗水(约500ml)。

第三步:火候掌控秘诀 先用大火把水烧开,就像煮饺子似的,沸腾后马上转小火,保持"蟹眼沸"状态——就是锅底冒小气泡,表面微微翻滚,这时候要定时:解表药(如藿香)煎10-15分钟,滋补药(如生地)煎20-25分钟,祛湿药一般煎15-20分钟最合适。

特殊药材处理技巧 遇到这些药材要特别注意:

  1. 先煎款:像石膏、牡蛎这类矿物药,要先单独煎30分钟再下其他药
  2. 后下款:薄荷、藿香这些含挥发油的,在关火前5分钟才下锅
  3. 包煎款:车前子、蒲黄这些细小种子,要用纱布包起来煎
  4. 烊化款:阿胶、鹿角胶要等药煎好后,趁热搅拌融化

常见误区避坑指南 ✘ 用开水直接煎药:高温会破坏药材有效成分 ✔ 正确做法:冷水浸泡后连水带药一起煮

✘ 煎药时间越长越好:过度煎煮反而产生有害物质 ✔ 建议时长:头煎20分钟左右,二煎15分钟左右

✘ 把药渣再煎第三次:这时候有效成分已经析出90%以上了 ✔ 最多煎两次,混合两次药液分次服用

服药时机与禁忌 最佳服药时间是早饭前、晚饭后,与吃饭间隔半小时,喝完药后别立即躺平,最好走动10分钟帮助吸收,忌口方面要牢记: • 三天内不吃羊肉、海鲜等发物 • 少碰冰饮、西瓜等寒凉食物 • 别同时吃萝卜(解药性)

药渣妙用小贴士 煎完药的药渣别浪费,这可是天然的祛湿泡脚包,把药渣再加点艾叶、生姜,煮开后兑温水泡脚,对脚气、水肿特别管用,我家老太太每次都把一周的药渣攒起来,周末专门用来泡脚。

最后提醒大家,中药调理讲究疗程,祛湿热通常需要连续服用2-4周,如果吃药期间出现腹泻加重、胃痛等情况,要及时找医生调整方子,自己熬药虽然麻烦,但能根据身体变化灵活调整,这才是中医"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