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中药材种植成为不少农户增收的新选择,续断作为一味常见的中药材,因其市场需求稳定、适应性强等特点,逐渐成为种植界的"新宠"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续断种植的那些门道,从选地到卖钱,手把手教你避开坑、少走弯路。
续断是啥?为啥值得种?
续断别名"和尚头",属于川续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它的根入药具有补肝肾、强筋骨的功效,在跌打损伤、腰膝酸软等中药方子里常能见到它的身影,目前市场上统货价格稳定在每公斤20-35元,优质选装货甚至能突破50元/公斤,以亩产干货300公斤计算,毛收入能达到6000-15000元,比种玉米、小麦划算多了。
老张家在河南伏牛山脚下包了20亩地种续断,去年赶上好行情,平均每亩净利润有8000多,他笑着说:"以前外出打工,现在家门口种药材,老人孩子也能照顾上。"不过他也提醒新手,种续断讲究"七分土三分管",土壤选不对,后期再勤快也白搭。
什么样的地适合续断生长?
续断对土壤有点"挑剔",最喜欢松软肥沃的砂壤土,如果土质黏重得像浆糊,根系容易烂掉;若是沙土地浇水又存不住肥,最理想的地块是山坡梯田、排水良好的缓坡地,PH值保持在6.5-7.5之间最好。
前茬作物也有讲究,刚施过大量氮肥的地块要避开,豆科作物、禾本科作物轮作最佳,老李头有次图省事,在刚收完白菜的地里种续断,结果苗期疯长,入冬全趴窝,损失惨重,记住口诀:"宁旱勿涝,宁瘦勿碱",选址时多挖点土搓搓,能成团不粘手就合格。
从播种到收获的关键几步
-
种子处理有窍门
续断种子外壳硬,直接撒种发芽率低,聪明人会先用40℃温水泡24小时,捞出后拌3倍细沙搓揉,直到种子表面发毛,这样处理后的种子,出芽能提高30%以上。 -
播种时机要掐准
春播(3月)或秋播(10月)最合适,夏季高温休眠期千万别折腾,冬季低温容易冻坏幼苗,河北王大姐去年抢在霜降前播完,覆盖秸秆保温,第二年出苗早了半个月。 -
田间管理精细化
苗高10厘米时要及时疏苗,保持株距15-20厘米,生长期每月追一次腐熟饼肥,开花前增施磷钾肥,最怕积水烂根,雨季要及时清沟,垄沟里蓄满水超过2小时就要排掉。 -
病虫害防治抓重点
蚜虫用苦参碱喷施,根腐病提前用多菌灵灌根,特别注意连翘螟会在花期产卵,发现卷叶及时人工摘除,山东赵大哥自创"糖醋液诱捕法",成本降低还环保。
采收加工直接影响卖价
续断一般种植2-3年才能采挖,农历9月茎叶发黄时最合适,用锄头深挖40厘米,抖净泥土后趁鲜切段,晒干时要铺竹席翻动,阴雨天用50℃烘干,否则容易发霉变色。
云南陈老板分享经验:分级很关键,直径1cm以上的一级品价格高出40%,他们家用不同孔径的筛子分拣,再按长短整齐捆扎,收购商抢着要。
经济效益账怎么算?
以亩为单位核算:
- 种苗成本:育苗移栽约800元/亩(含种子、基质)
- 肥料农药:400-600元/亩(有机肥占70%)
- 人工费用:1200元/亩(包含播种、除草、采收)
- 总成本约2500元/亩
按平均亩产300公斤、售价25元/公斤计算,毛收入7500元,纯利润可达5000元左右,如果发展林下套种,还能再添一笔收入,贵州山区农户在油茶林下种续断,既不占地又多赚两万。
行业趋势与风险提示
随着中药配方颗粒普及,续断需求量逐年递增,但盲目扩种也存在风险:2021年重庆某县大面积种植导致价格暴跌,教训深刻,建议新手先试种1-2亩,掌握技术后再扩大规模。
特别提醒:
- 签订保底收购协议,防范市场价格波动
- 保留种子资源,避免每年外购增加成本
- 关注国家中医药政策,紧跟产业升级方向
如今各地政府对中药材种植扶持力度加大,湖北、四川等地提供种苗补贴和技术培训,只要掌握科学方法,续断种植确实是个稳得住、能致富的好项目,就像老药农常说的:"种好续断不靠蛮劲,三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