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身边好多朋友都在研究养生,动不动就问"这个中药叫啥名儿?""那个草药有啥用?"今天咱们就来盘一盘那些耳熟能详的中药材,从厨房里常见的调料到药店里的滋补品,保证让你看完变身中药小达人!
厨房里的中药宝藏 咱们每天做饭用的调料,好多都是中药界的隐藏高手,比如炖肉必放的八角,人家学名可是"八角茴香",不仅能去腥增香,还能暖腰膝,还有煮鱼汤离不开的生姜,在中药里可是"止呕圣品",着凉肚子疼时煮碗姜糖水,比喝药管用多了。
厨房角落的桂皮也别小看,这玩意儿其实是肉桂树的干燥树皮,冬天手脚冰凉的姑娘们,用它煮奶茶既能暖身又能补阳气,要说最百搭的还得属花椒,麻辣鲜香还能驱寒除湿,南方朋友梅雨天用它泡脚,比电烤炉还管用。
感冒发烧常备军 只要家里有人打喷嚏,老辈人就会翻出抽屉里的"三剑客":银翘片、板蓝根、小柴胡,其实这些中成药的主角都是经典药材——金银花、连翘、板蓝根、柴胡,特别是金银花,号称"中药抗生素",喉咙痛时抓一把泡茶,比含片还清爽。
要是风寒感冒鼻塞头疼,生姜红糖水固然经典,但加几颗葱白(就是大葱的白色部分)效果翻倍,记得小时候发烧,奶奶总用紫苏叶煮水擦身子,这紫色叶子其实是药食同源的宝贝,对付空调病特别灵。
女生专属调养库 每个月那几天,妈妈总会端来一碗神秘褐色液体——没错,就是益母草煮鸡蛋,这味专治痛经的草药,名字就透着股子贴心,要是脸色蜡黄气血虚,红枣枸杞玫瑰茶赶紧安排上,这三样堪称"素颜三宝",办公室抽屉里常备准没错。
说到补血圣品,当归绝对是C位出道,广东朋友爱喝的当归羊肉汤,北方姐妹冬天吃的阿胶糕,里面都藏着这位"妇科圣药",不过注意哦,阿胶虽然滋阴,但脾胃虚的人吃了容易消化不良,最好配上黄酒或者黑芝麻。
中老年养生四大金刚 去中药房转一圈,准能看到大爷大妈围着人参、西洋参、灵芝、冬虫夏草这四大贵族,东北人参补气第一名,切片含服最能"回阳救逆";西洋参性凉适合热性体质,泡水喝能解暑气;灵芝孢子粉现在火得很,其实整朵灵芝炖鸡更实在;虫草虽贵但真材实料,咳嗽气喘时炖瘦肉汤最见效。
藏在公园里的草药 周末去郊外溜达,路边的野草可能就是药材,蒲公英简直是大自然的馈赠,春天摘嫩叶凉拌,夏天收种子泡茶,清热解毒还通乳腺,车前草更是随处可见,拉肚子时采一把煮水,比吃药还管用,不过记得认准叶片带绒毛的特征。
药店里的明星组合 逛药店最显眼的就是各种参茸海马,其实日常调理用不着这么猛,平民养生王炸组合当属黄芪+当归,气血双补还不贵,体虚多汗的用浮小麦+大枣煮水,失眠心烦的百合+莲子芯泡茶,这些搭配比买保健品划算多了。
名字奇葩的药材们 中药里有些名字特别有意思,路路通"其实是枫树果,"八月札"是种野生瓜果,"鸭跖草"真的长在水边像鸭掌,最逗的是"王不留行",据说连皇帝都不能让它停留,催乳效果杠杠的,还有"刘寄奴"这味药,光听名字是不是以为是个大侠?
药材保管小窍门 囤了一堆好药材,存不好可就浪费了,贵重药材如人参、虫草要放密封罐,加几粒花椒防虫,草药类晒干后装布袋挂通风处,艾草、薄荷这类芳香药材要单独存放,不然整个柜子都是怪味,记得每半年检查一次,发霉变质的千万别心疼,该扔就扔。
药材搭配避雷指南 有些药材天生不对盘,比如人参忌萝卜(破气),枸杞别和绿茶泡(鞣酸破坏营养),何首乌不能跟葱蒜一起吃(影响吸收),最保险的搭配原则是:补气+补血(黄芪+当归),清热+利湿(茯苓+薏米),滋阴+润燥(银耳+百合)。
现代生活新用法 现在年轻人流行"朋克养生",保温杯里泡枸杞早就out了,试试这些新潮搭配:玫瑰花+洛神花做成酸甜饮,黄芪+柠檬片当提神水,桑葚+黑枸杞酿成果酒,办公室久坐族可以用决明子+山楂煮茶饮,既明目又消食。
掌握这些中药知识,去药店买药再也不怕被忽悠,不过要提醒大家,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同个症状不同体质用药可能相反,建议先咨询医师再自己调配,毕竟养生不成反伤身,可就得不偿失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