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宁野生中药材有那些?这些山野里的天然药库你知道吗?

一归堂 2025-04-26 科普健康 1606 0
A⁺AA⁻

各位老铁们,今天咱来唠点接地气的!最近总看见朋友圈有人晒山货,不是采蘑菇就是挖野菜,其实咱辽宁的山沟沟里还藏着个"天然药库",好多野生中药材就长在深山老林里,作为一个从小在辽东山区长大的娃,今天就带大家认认这些宝贝疙瘩。

要说辽宁的地理环境可真是得天独厚,东边挨着长白山余脉,西边守着渤海湾,北边靠着内蒙古草原,南边望着黄海,这地形气候一掺和,愣是养出了不少稀罕药材,像咱们东北三宝里的人参、鹿茸、貂皮,前两样在辽宁山区还真能找到踪迹。

先说说大家最熟悉的五味子,这玩意儿在辽宁的山林里可不少,特别是辽南的千山、凤凰山一带,每年夏天进山,总能在杂木林里看见一串串红彤彤的果子,酸甜酸甜的,老辈人常说"五味俱全才叫好",这名字可不是白叫的,拿它泡水喝能益气生津,炖肉时扔几颗还能去腥提鲜,算是山里最常见的"保健品"了。

再说说辽东栎树上长的黑木耳,咱辽宁的木耳跟普通木耳不一样,肉质厚实,背面还带着绒毛,特别是宽甸、桓仁这些边境县,家家户户都会在雨季采木耳,别看现在超市里卖的都是袋装货,真正的野生黑木耳泡发后个头能大一倍,炒肉炖汤都是一绝,不过采木耳可得小心,烂木头上长的千万别碰,有些有毒菌类长得可像了。

前年我在丹东凤城亲戚家后山,还撞见个稀罕物——东北延胡索,这紫色小花看着不起眼,根茎可是止痛良药,当地老中医说这玩意儿治胃痛比西药还管用,不过现在野生的越来越少了,倒是刺五加到处都是,山沟路边随便找,叶子带刺,树干带棱,熬水喝能抗疲劳,正适合现在坐办公室的打工人。

说到辽西地区,那可是黄芪的天堂,建平、凌源的黄土坡上,每年春天都能看见成片的黄芪苗,这药材耐旱,根须长得像鸡爪子似的,炖鸡时放几段特别提味,不过要认准开紫花的,白花的是另一种药效差点的品种,去年我带外地朋友去爬山,顺手挖了棵黄芪苗,结果被当地老乡好一顿教育——现在野生黄芪也金贵着呢!

鞍山岫岩那边有种叫马兜铃的藤本植物,果子像灯笼似的挂在岩缝里,不过这玩意有毒性,得炮制过才能入药,倒是它同属的细辛很出名,叶片心形带绒毛,根须比头发丝还细,闻着有股冲鼻子的辣味,老中医常拿它治风寒感冒,但用量特别讲究,多了容易上火。

最有意思的当属石韦,这蕨类植物长在向阳的石头缝里,叶片背面全是星星状的孢子囊群,以前村里老人咳嗽痰多,就会去采回来晒干煎水,不过现在环境污染严重,干净水源边的石韦才敢用,公路边的可千万别碰。

这些年封山育林政策见效,药材资源倒是多了起来,但采药也得讲规矩,像人参这种越挖越少的宝贝,现在都列入保护名单了,建议大家进山采药最好跟着老把头,别乱砍滥伐,遇到不认识的千万别瞎吃,去年就听说有人把商陆当人参误食中毒的。

最后教大家个简单分辨方法:正经中药材多半长在阴暗潮湿处,颜色不会太鲜艳,果实种子常有特殊气味,像龙胆草吧,根苦得能醒神,但叶子揉碎了有股草药香,要是碰上颜色艳丽、汁液粘稠的,八成是毒蘑菇,千万躲远点!

咱辽宁的山山水水里,还藏着不少老祖宗留下的"天然药房",不过现在好多药材都成了保护植物,咱们普通人采采五味子、捡捡木耳就行,真想治病还是得去正规药店,毕竟野生药材的药效虽好,但风险也大着呢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