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哎呦这味儿绝了!"我蹲在灶台边扒拉锅盖时,隔壁王婶的鼻子比雷达还灵,锅里翻腾着琥珀色的酱汁,当归黄芪在鸡皮上跳踢踏舞,枸杞子像红宝石嵌在肉缝里,要说这道药膳烧鸡的祖师爷,那得从《本草纲目》里扒拉故事。
老李头当年编撰《本草纲目》时,估计没少在武当山尝野草,他老人家在"禽部"篇里写:"鸡,补虚温中,配参芪则益气,佐归芍则养血",咱今儿玩的就是这手中西医结合——十三味草药腌渍三黄鸡,砂锅里炖出五行相生的乾坤。
先说这主料童子鸡,菜市场老张家散养的走地鸡最地道,活鸡现宰保留灵气,回家得用艾草水焯毛,去腥同时给鸡皮做个SPA,关键在药包配方:党参须得选东北五年生,掰断时能瞧见菊花纹;黄芪要闻着带豆腥气的,这是辨别野生货的窍门;当归片得像透明玻璃纸,捏起来黏手的才是上品。
配菜里的门道更大,香菇得是浙江庆元产的"段木菇",伞盖裂成菊花状才够入味,竹笋要挑拇指粗的春笋,用瓦罐腌三个月转成酸笋,炖汤时加两片提鲜,最绝的是藏在鸡肚子里的玄机——用绍兴酒浸过的红曲米,既能上色又解药性寒凉。
灶火讲究三沸九转,铁锅先烧热浇两圈菜籽油,鸡皮煎出虎皮纹路立马转砂锅,第一滚下姜片料酒去腥,第二滚撒山奈八角增香,第三滚就得把泡发好的虫草花连同汤汁倒进去,这时候火候要像哄孩子,武火催开药性,文火慢煨出胶质。
去年霜降给老妈做这道菜,她尝了口汤直念叨:"这不就是李时珍写的玉肌雪吗?"《本草》里记着用乌鸡配白凤仙花治妇科,咱改良成黄鸡搭紫苏叶,专克上班族的亚健康,现在楼下养生馆都来偷师,不过他们可不知道要放半勺蜂蜜提鲜的秘诀。
药膳讲究君臣佐使,这道菜里党参是君药补气,当归为臣药活血,佐以陈皮理气,使以甘草调和,别看材料普通,搭配错了就成怪味汤,有次图省事用西洋参代替太子参,结果炖出满锅苦胆汁,吓得邻居以为我在熬毒药。
要说最妙的还是收汁环节,汤汁收到浓稠时,得拿漏勺不停淋油,这时候厨房跟炼丹房似的,蒸汽裹着肉香药香往鼻孔里钻,最后撒一把桂花,顿时满屋都是中秋月的味道,上次拍视频忘关滤镜,愣是有网友追问用的什么香水。
这道古法新做的药膳鸡,如今成了我家待客的招牌,上周公司总监带着客户来尝,吃完抹嘴说:"比同仁堂的药膳鸡强百倍!"其实秘诀全在细节里——鸡爪要剪掉指甲防腥味,砂锅得提前用米汤养三天,连摆盘用的薄荷叶都要选背面带绒毛的。
如今年轻人流行"朋克养生",与其喝那些加了玻尿酸的奶茶,不如来碗实实在在的药膳汤,这锅凝聚五百年智慧的烧鸡,吃的不只是美味,更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养生哲学,要不怎么说《本草纲目》搁现在,就是本中华食疗的"小红书"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