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早晚温差大,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喷嚏声又响起来了,每次换季都有人中招,大家习惯性往药店跑,其实咱们老祖宗对付外感病可有一套独家秘籍,今天就带大家看看,那些藏在厨房和街边药房里的治感冒妙招。
外感到底是个啥? 很多人以为打喷嚏流鼻涕就是"受凉了",其实中医说的外感分好几种,就像天气预报要分晴雨雪,外感也要辨寒热湿燥,最简单的判断方法:如果怕冷重、流清涕、舌苔白,多半是风寒;要是嗓子疼、黄痰多、舌红苔黄,那就是风热找上门了。
中药治外感的三大绝招
-
经典名方显神通 风寒型最常用荆防败毒散,这方子里的荆芥、防风就像身体卫士,能把寒气赶出去,风热犯肺时银翘散最灵,金银花连翘这对黄金搭档,退烧效果比布洛芬还温和,记得去年流感那阵,隔壁王阿姨煮了三副杏仁汤,第二天就能下床做饭了。
-
单方草药也给力 别小看厨房里常见的生姜红糖水,趁热喝下去,后背发汗的感觉特别舒服,葱白豆豉汤更是懒人福音,三根葱白加半把淡豆豉,煮十分钟当茶喝,特别适合小孩老人调理。
-
中成药选购指南 现在药店里的中成药五花八门,记住这几个原则:连花清瘟适合喉咙痛的风热型,藿香正气水专治吹空调着凉的暑湿型,参苏丸则是体虚反复感冒的救星,不过买药前最好拍个舌苔照片,对照说明书更保险。
居家护理有诀窍
-
泡脚驱寒法 艾叶+生姜煮水泡脚,水温42度左右最佳,泡到脚腕发红,寒气顺着脚底往外冒,去年冬天我坚持每天泡,整个冬天就再没打过喷嚏。
-
穴位按摩术 风池穴按3分钟能缓解头痛,合谷穴揉到酸胀特别适合鼻塞,这两个穴位组合使用,比吃感冒药见效还快。
-
食补调理方 风寒咳嗽试试烤橘子,橘子皮烤黑后润肺效果翻倍,风热咽痛煮碗雪梨百合羹,加两勺蜂蜜,比含片还管用。
这些坑千万别踩 × 盲目捂汗:风热感冒越捂越严重 × 乱喝凉茶:脾胃虚寒者喝了更伤身 × 混合吃药:中药西药间隔两小时服用 × 过早进补:感冒期间忌人参黄芪
预防才是真功夫
-
节气养生法 清明前后喝薄荷菊花茶,立秋时节用麦冬玉竹煮水,顺时应季调养能让抵抗力翻倍。
-
随身香囊秘方 艾叶5克+丁香3克+紫苏叶2克,装布袋随身带,病毒遇到都得绕道走。
-
呼吸锻炼法 每天早晨对着朝阳深呼吸,配合八段锦的"摇头摆尾去心火"动作,坚持一个月效果惊人。
特殊人群要注意 孕妇感冒首选芦根水,儿童退烧用柴胡口服液更安全,老年人反复感冒,煮粥时加山药芡实,既能补脾又能固表。
这些年见过太多人被外感折腾得苦不堪言,其实只要掌握这些简单方法,多数感冒在家就能搞定,高烧不退或者胸闷气短的情况,还是要及时去医院,毕竟老祖宗的智慧虽好,现代医学更是我们的坚强后盾,下次换季时,不妨翻翻家里的药箱,说不定某个角落就藏着治愈你的宝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