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感觉身体像裹了层水膜?早上起床眼皮肿、舌头像铺了苔藓、明明没干啥却累得不行?这些可能就是"湿气缠身+气血不足"的信号!今天给大家整理了几位"祛湿补气"的中药界扛把子,学会搭配让你由内而外焕然一新~
为啥祛湿要顺带补气? 老中医常说"湿气伤人先伤脾",就像下雨天晾衣服越晾越湿,当我们身体阳气不足时(特别是脾肺肾三脏),运化水湿的功能就会罢工,这时候如果只顾着吃薏米红豆猛祛湿,反而可能让正气更虚,聪明的做法是边祛湿边给身体加油,就像一边开排水闸一边往池子里注活水。
五大黄金组合认识一下
-
黄芪:补气界的亲民网红 这个长得皱巴巴的豆荚晒干后,可是提升精力的小能手,特别适合那种动不动就喘、爬个楼梯都冒汗的气虚体质,煲汤时放几片,配上山药红枣,喝一周就能感觉走路带风,不过感冒发烧时记得停服,免得火上浇油。
-
白术:脾虚星人的保护伞 闻着带点薄荷香的白术,堪称"健脾祛湿双栖明星",对于吃完西瓜就腹胀、雨季必拉肚子的朋友特别友好,推荐用它煮鲫鱼汤,鱼肉鲜甜还能化解白术的特殊气味,每周喝两次,整个人都清爽了。
-
茯苓:佛系祛湿大佬 这个像松树结的白色块状物最擅长潜移默化,晨起水肿、头发一天就油的朋友可以拿它煮粥,睡前用电饭锅预约,第二天起来就有带着淡淡谷物香的祛湿早餐,爱美的姑娘们注意,坚持吃能让面部浮肿悄悄消退。
-
党参:平价版人参补气王 钱包不厚又需要补气的打工人看过来!党参泡水当茶饮,特别适合对着电脑眼花头晕、记性变差的上班族,搭配山楂片做成酸梅汤风味,既能补气又不上火,办公室必备神器。
-
砂仁:肠胃不适救星 经常胃胀打嗝、吃了冷饮就难受的朋友,厨房里备点砂仁准没错,炖排骨时放8-10颗,不仅能去腥增香,还能温暖脾胃,特别注意要后下锅,煮15分钟就够了,不然香味会跑光。
懒人必备食疗方
-
四神元气茶 材料:茯苓10g+芡实10g+莲子10g+山药10g 做法:所有材料洗净加水煮20分钟,当水喝 效果:特别适合久坐族,喝完半天都不用跑厕所
-
黄芪建中粥 材料:黄芪15g+小米50g+红糖适量 做法:黄芪煮水取汁,用汁煮小米粥,出锅前加红糖 体验:连喝三天,手脚冰凉改善超明显
-
白术陈皮饮 材料:白术9g+陈皮6g+生姜3片 做法:全部材料沸水冲泡焖15分钟 适用:吃撑了肚子胀得像皮球时急救用
生活小习惯胜过吃药
- 每天踮脚100次:别小看这个动作,能唤醒足底涌泉穴
- 晒太阳治百病:上午10点的阳光晒后背15分钟,比艾灸还管用
- 忌口清单:冰饮料、奶油蛋糕、油炸食品这三样堪称湿气培养皿
- 神奇泡脚方:艾叶+花椒+生姜煮水,边泡边按摩脚底凹陷处
特别提醒: ① 舌苔黄腻的湿热体质要慎用温补药材 ② 孕妇、慢性病患者使用前最好咨询中医师 ③ 补气祛湿是持久战,至少坚持调理一个月
最后送大家一句古话:"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",当你感觉身体沉重像穿着铅衣、脑袋昏昏沉沉时,不妨试试这些千年传承的智慧,记住调理就像充电宝,断断续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