厨房里的中药宝藏!这5种姜科药材家家都有,会用的省下一年医药费

一归堂 2025-04-26 科普健康 1605 0
A⁺AA⁻

最近气温忽冷忽热,办公室里喷嚏声此起彼伏,隔壁工位的小王一边擤鼻涕一边念叨:"要是老妈寄来的姜糖就好了......"这话提醒了我,咱们厨房里天天见的生姜,其实是个藏着大智慧的中药库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姜家族的五位"隐形医生",它们既能调味去腥,还能治头疼脑热,关键都是超市货架上的常客。

【第一味:生姜——厨房里的万能药】 菜市场五块钱能买一堆的生姜,其实是中医眼里的"止呕圣手",记得去年公司聚餐,实习生小妹贪吃冰西瓜闹肚子,我递了杯温热的姜糖水,看着她皱着眉头喝下去,没过半小时就活蹦乱跳继续啃小龙虾,这就是老话说的"冬吃萝卜夏吃姜",可不是光用来去腥味的。

风寒感冒初起时,切三片带皮生姜煮水,趁着滚烫灌下去,后背瞬间发汗的感觉特别酸爽,我家老太太还传了个土方子:生姜擦头皮能生发,虽说科学依据有待考证,但每次擦完确实头顶发热,算是心理安慰也好,不过要提醒油皮朋友,姜片敷脸祛痘得谨慎,上次闺蜜试完爆痘三天,哭着说像被辣椒吻过。

【第二味:干姜——温暖脾胃的老管家】 比起鲜姜的辛辣,晾干的干姜就像个慈祥的老者,上个月拜访做中医师的舅舅,见他给腹泻病人开方总少不了炮姜,这才懂为啥炖牛肉要放干姜,原来它能把燥性转成温补,体寒的女生可以试试看,生理期前用干姜红枣煮水,比红糖水更暖心窝。

有次看美食节目,大厨教煎牛排时塞片干姜在锅里,试了才发现妙处,不仅去腥还吊出肉香,不过舅舅叮嘱,干姜虽好不能贪嘴,他接诊过位大叔把干姜当零食吃,结果上火便秘,可见再温补的药也不能当饭吃。

【第三味:高良姜——专治吃货的救星】 作为姜科家族的"冷门选手",高良姜堪称火锅控的福音,上次同学聚会涮毛肚,我偷偷往蘸料里加了点高良姜末,大家都说比香油碟更解腻,这味药材最擅长对付积食腹胀,过年吃撑了煮壶高良姜山楂茶,胃里顿时开阔许多。

记得有次陪老妈看养生堂节目,专家说高良姜配香附是经典组合,试着做了个简易版:两味药材各抓一把,煮出来的茶带着淡淡胡椒香,从此成了我家饭后标配,不过初次尝试建议从3克起步,这玩意儿劲头可比普洱茶猛多了。

【第四味:砂仁——孕妇也能用的安心丸】 表姐怀孕时吐得昏天黑地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砂仁,这小黑籽别看貌不惊人,却是历代医家推崇的安胎圣品,后来她自己琢磨出个法子:晨起含颗砂仁在舌下,据说能预防孕吐,当然这只是个人经验,准妈妈们还是得遵医嘱。

砂仁最神奇的是用它炖排骨汤,不仅能去腥还能激发肉香,有次去潮汕朋友家做客,端上桌的砂仁炖鸭汤清香扑鼻,汤面浮着星星点点的油珠,喝两口就觉得从喉咙到胃都熨帖了,不过阴虚火旺的朋友要少吃,当年我就是连喝三天砂仁粥,结果嘴角起了两个燎泡。

【第五味:草豆蔻——口臭星人的救兵】 这名字听着像豆类实则是姜科成员,最大的功劳就是帮我们解决"社交尴尬",记得大学室友总嚼口香糖,后来我推荐他每天拿草豆蔻泡茶,半个月后他神神秘秘地说效果显著,现在他包里常年备着迷你装草豆蔻茶包。

烹饪时用草豆蔻代替八角,能让卤味更清新,试过用它卤鸡爪,成品带着淡淡的甘香,完全没有传统卤料的冲味,不过这药材挑人,有回给脾胃虚弱的叔叔泡茶,结果他喝完说胃胀,看来芳香味重的药材也得对证使用。

说了这么多,其实姜科中药就像家里的老人,平时不起眼,关键时刻总能派上用场,下次再看见灶台边的老姜,别只想着炒菜去腥,熬碗姜枣茶,煮锅砂仁饭,或许比保温杯泡枸杞更实在,毕竟这些生长在房前屋后的草木,承载着千年食药同源的智慧,值得我们细细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